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軍事迷休閒小棧
市長:Luke-Skywalker  副市長: 塔頂的鋼鐵鯊魚燉奶(冷眼看人生)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國際萬象【軍事迷休閒小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國際太空科技新聞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各國大氣重返軌道飛行器研發報導
2009/03/16 11:10 瀏覽5,787|回應24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yam.com/afp/life/200703/20070309015252.html
義大利成功試飛無人駕駛太空梭原型機
法新社╱陳維聰 2007-03-09 19:05     


 
(法新社羅馬八日電)義大利航太研究中心今天說,義大利已成功試飛無人駕駛的太空梭原型機,從太空中投下太空梭原型機,以觀察太空梭如何因應重回大氣層的壓力。

義大利航太研究中心今天貼在網站上的聲明說:「無人太空梭於二月二十四日格林威治時間七時三十分(台北時間十五時三十分),從薩丁尼亞島的託多里機場成功發射升空,任務在格林威治時間九時三十分(台北時間十七時三十分)結束,無人太空梭USV降落在孤立的海域。」

這艘取名為卡斯托爾的原型機,白色、狀似魚雷、長九點二公尺、寬三點七公尺、重一點二五噸。它由氣球吊升兩小時,到達高度三萬一千公尺。

卡斯托爾號太空梭隨後在二萬一千公尺被釋放。

它在七十秒內,速度到達一點零五馬赫,高度則降至一萬六千公尺與一萬公尺之間。一具三節的降落裝置讓太空梭原型機安全降落,然後被收回。

義大利航太研究中心說,這次任務的目標「在模擬太空梭重回大氣層最後階段的情境」。義大利航太研究中心又說,太空梭降落時,五百多個感應器會傳送資訊。

義大利的USV計劃於二00二年開始,將持續進行至二0一二年,估計耗費一億七千九百萬歐元(二億三千五百萬美元)。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3332672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歐洲總署 發射實驗太空飛機
2015/02/12 10:47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s://tw.news.yahoo.com/歐洲總署-發射實驗太空飛機-190509338.html
..歐洲總署 發射實驗太空飛機
法新社 – 2015年2月12日 上午3:05.
....(法新社巴黎11日電) 歐洲太空總署(ESA)今天表示,ESA發射了1艘能夠重返地球的原型太空船。

這艘原型太空船的設計,在讓它可以於任務結束時返回地表。歐洲太空總希望這艘能夠在跑道上降落的實驗性太空飛機,能為歐陸第1個重覆使用的太空運輸系統鋪路。

歐洲太空總署在網站說,承載「穿梭實驗航空器」(IXV)的織女火箭(Vega),於格林威治時間今天下午1時40分從歐洲太空總署法屬圭亞那(French Guiana)的基地發射升空,進行100分鐘測試任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278337
傳陸空天無人機 完成自主著陸
2014/02/20 12:12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international/20140220/20140220120570.html
傳陸空天無人機 完成自主著陸
中央社-2014年02月20日 上午11:09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0日電)中國大陸一款類似美國太空梭的無人機近日完成高速自主著陸,有報導形容這是大陸的太空飛行器。

大陸中華軍事網昨天報導,最近「中國航太(太空)某重點型號圓滿完成高速自主進場著陸飛行試驗,突破了高速自主(自動)進場著陸的核心關鍵技術。」

香港大公報今天報導,西北工業大學官方網站指出,該校自動化學院教授馬瑞卿的團隊研製的高速自動全電剎車系統,圓滿完成某型無人機著陸飛行試驗。

據報導,針對這次試驗,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向承擔相關配套工作的企業,發出紀念牌匾和感謝信。

感謝信指出,這次飛行試驗不僅突破了高速自動進場著陸的核心關鍵技術,而且在國際、國內太空飛行器領域創造了多項第一,為大陸太空領域裝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報導引述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男說,這次高速自動進場試驗的試驗對象,是太空飛機的可能性比較大。

他說,太空飛機的關鍵技術之一是自動著陸技術,完全通過自動控制系統的作用下離開軌道進入大氣層,按照選定的航路進入指定的著陸地點,並且完全在自主的控制下實現接地著陸。

他說,這是整個空間飛行計畫裡核心技術之一,從軌道高度上實現自動著陸的這項技術,對大陸來說具有創新性。

報導表示,外媒和網路上一直流傳大陸發展高速無人自動跨大氣層飛行器的計畫,被稱為「神龍」計畫。

這項計畫採用大型運輸機和轟炸機為平台,投放能夠進入軌道進行機動飛行並能以自主方式實現再入大氣層著陸的小型太空飛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5057498
超音速客機可望2050年問世
2013/01/26 16:40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30126/20130126175024.html
超音速客機可望2050年問世
中央社-2013年01月26日 下午13:56

 (中央社台北26日電)可達音速24倍速度的超音速太空客機可望在2050年問世,屆時乘客從倫敦飛往雪梨只要90分鐘。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德國航空太空中心(German Aerospace Center)的太空客機計畫協調人席普(Martin Sippel)認為,這項計畫可在十年內吸引私人企業投資,不過計畫尚未完成。

目前概念雛型包括1節發射用的火箭推進器,和另1節可搭載最多50名乘客的飛機。

利用這種超音速客機,從歐洲到美國只要花上60多分鐘,估計票價約每張數十萬美元。

席普認為,太空飛機每日可飛航多達15個班次。

席普告訴「每日科技新聞」(TechNewsDaily):「或許我們可以說,這種太空客機是第2代太空梭,但任務完全不同。」

這種太空客機約費時8分鐘就能爬升至海拔約50英里處,抵達地球大氣層外層,再返回地球,時速超過1萬5000英里。

太空客機工程師希望使用液態氧和液態氫火箭燃料,廢料將是水蒸汽。

工程師預期,物質材料的進步配合新冷卻科技和熱遮罩,可以保護太空客機結構免受超音速飛行的高熱破壞。

太空客機可能需要獨立的發射地點,並仔細規劃飛航路線,以免對住宅區造成負面影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918473
The Biggest Breakthrough in Propulsion Since the Jet Engine
2012/11/30 21:19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reactionengines.co.uk/news_updates.html
The Biggest Breakthrough in Propulsion Since the Jet Engine
22 November, 2012

Press Release: Wednesday 28 November 2012:
Reaction Engines Ltd. can announce today the biggest breakthrough in aerospace propulsion technology since the invention of the jet engine. Critical tes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completed on the key technology for SABRE, an engine which will enable aircraft to reach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world in under 4 hours, or to fly directly into orbit and return in a single stage, taking off and landing on a runway.

SABRE, an air-breathing rocket engine, utilises both jet turbine and rocket technology. Its innovative pre-cooler technology is designed to cool the incoming airstream from over 1,000ËšC to minus 150ËšC in less than 1/100th of a second (six times faster than the blink of an eye) without blocking with frost. The recent tests have proven the cooling technology to be frost-free at the crucial low temperature of -150ËšC.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has evaluated the SABRE engine's pre-cooler heat exchanger on behalf of the UK Space Agency, and has given official validation to the test results:

"The pre-cooler test objectives have all been successfully met and ESA are satisfied that the tests demonstrate the technology required for the SABRE engine development."

Minister for Universities and Science, David Willetts said: "This is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for a remarkable company. Building on years of unique engineering know-how, Reaction Engines has shown the world that Britain remains at the forefro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an get ahead in the global race. This technology could revolutionise the future of air and space travel."

Well over 100 test runs, undertaken at Reaction Engines Ltd's facility in Oxfordshire, integrated the ground-breaking flight-weight cooling technology and frost control system with a jet engine and a novel helium cooling loop, demonstrating the new technologies in the SABRE engine that drive its highly innovative and efficient thermodynamic cycle. This success adds to a series of other SABRE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s undertaken by the company including contra-rotating turbines, combustion chambers, rocket nozzles, and air intakes and marks a major advance towards the creation of vehicles like SKYLON – a new type of reusable space vehicle that will be powered by SABRE engines, designed primarily to transport satellites and cargo into space. Wednesday 28 November 2012 Alan Bond, who founded Reaction Engines to re-build the UK's rocket propulsion industry and has led the research from the start, said:

"These successful tests represent a fundamental breakthrough in propulsion technology. Reaction Engines' lightweight heat exchangers are going to force a radical re-think of the design of the underlying thermodynamic cycles of aerospace engines. These new cycles will open up completely different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Mach cruise and low cost, re-usable space access, as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s validation of Reaction Engines' SABRE engine has confirmed. The REL team has been try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for over 30 years and we've finally done it. Innovation doesn't happen overnight. Independent expert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full engine can now be demonstrated. The SABRE engine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se our lives in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way the jet engine did in the 20th Century. This is the proudest moment of my life."

Dr Mark Ford, ESA's Head of Propulsion Engineering, said:

"One of the major obstacles to developing air-breathing engines for launch vehicles is the development of lightweight high-performance heat exchangers. With this now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by Reaction Engines Ltd, there are currently no technical reasons why the SABRE engine programme cannot move forward into the next stage of development."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896932
英研發太空機 倫敦雪梨5小時
2012/11/30 00:18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21129/20121129015939.html
英研發太空機 倫敦雪梨5小時
中央社-2012年11月29日 下午23:33

(中央社倫敦29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專家昨天公布一具太空飛機引擎,能以時速4000英里在5小時內將乘客從倫敦載到雪梨。這項技術號稱自噴射機引擎發明以來,空中旅行最重大的突破。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引擎設計者認為,它也能用來將衛星送上太空,成本遠低於目前的花費。它是由英國反作用力引擎公司(Reaction Engines Ltd)所製造。

反作用力公司希望造出可多次使用的太空飛機,引擎技術完成重要測試後,已獲得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正式核准。

名為雲霄塔(Skylon)的太空飛機,仍在設計圖階段。反作用力公司目前僅擁有一具性能優異的冷卻器(heat exchanger),能將吸入引擎的空氣從攝氏1000度高溫在1/100秒內降到零下150度。

反作用力公司相信,軍刀引擎(Sabre)是同類型中唯一在開發的引擎,目前需籌措2.5億英鎊(4億美元)來支應未來三年的開發,計劃建造出尺寸較小版引擎。

太空飛機的客艙會加壓,所以高達300名乘客能以目前客機的條件旅行。但是因為飛機會受高壓,所以沒有窗戶。

雲霄塔太空飛機的海平面速率可達時速4200英里,超過音速五倍,達到5.5馬赫。脫離大氣層後,雲霄塔可加速到25馬赫。

太空飛機的引擎燃燒氫,從空氣中吸收氧,只在脫離大氣層後引擎才會使用自行攜帶的氧氣,以減輕重量、節省燃料成本。

公司執行長海特爾(Tim Hayter)研判,如果籌到開發資金,公司能在十年內製造出能運轉的引擎賣給客戶。

公司估計,這項引擎技術能在四個重要市場有效獲利,一年營收可達1120億美元。其中包括進入太空、超音速民航旅遊、及用冷卻器改造噴射引擎以節約燃料。

如果將冷卻器結合噴射引擎新設計,可節省航空客運燃料成本5%到10%,相當於100億到200億美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896577
太空飛機 紐約到東京90分鐘
2012/10/24 21:13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yam.com/cna/life/20121024/20121024915797.html
太空飛機 紐約到東京90分鐘
中央社-2012年10月24日 下午18:52

(中央社台北24日電)美國私人企業XCOR航太公司公布超音速飛機「山貓號」(Lynx)圖片,再度炒熱私人太空旅行。山貓號最快將於2014年搭載百萬富翁往返太空,45分鐘來回,每張票大約9萬5000美元。

XCOR發言人康鵬(Bryan Campen)在「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訪問時表示,以山貓號為原型發展出來的超音速客機只需90分鐘就能將旅客從紐約載到東京。

這種超音速飛機會在一般飛機的跑道上起降,但航程中將飛出大氣層,高度在地表上空62英里。

XCOR營運長納爾遜(Andrew Nelson)告訴哈芬登郵報,紐約和東京間需時90分鐘的商用客機,首批將於20年內進入市場。

價值1000萬美元的山貓號計畫是XCOR於2008年宣布開發的,當時維京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的布朗森(Richard Branson)和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馬斯克(Elon Musk)等太空企業家都在製造類似的火箭飛機。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5月首度完成飛往國際太空站的私人任務。

布朗森7月說,維京銀河公司的太空飛機將於2013年年底推出私人太空旅行行程。據報已有約529人報名這項兩小時、花費20萬美元的太空旅行。

XCOR總裁葛瑞森(Jeff Greason)8月告訴「大眾機械雜誌」(Popular Mechanics),山貓號最快將於2013年初開始試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883641
歐洲計畫2020年前發射小型機器人太空飛機
2011/06/15 20:50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8344
歐洲計畫2020年前發射小型機器人太空飛機
2011-06-15
  [據美國航太網2011年6月13日報導]  歐洲將在2011年6月開展機器人太空飛機專案規劃的討論,如果取得成果,那麼一架由歐洲建造的機器人太空飛機2020年前就能在軌道空間飛行。
  
  這架太空飛機相當於美國空軍無人X-37B軌道驗證飛行器的歐洲民用版,X-37B小型機器人太空飛機自2010年以來已執行了兩次飛行任務。
  
  歐洲的機器人太空飛機將是歐空局“過渡試驗飛行器”(IXV)的升級型號。與“過渡試驗飛行器”相同,歐空局的未來機器人太空飛機將由“織女星”火箭從法屬圭亞那航太中心發射。太空飛機將用於監視地球或在軌衛星,之後再入大氣層,像飛機那樣在跑道著陸。
  
  要想使全尺寸太空飛機在2020年前進入低地球軌道,歐空局成員國必須在2015年前通過該太空飛機的研製、試驗和製造計畫。在歐空局做出這一決定之前,將首先從2012年起進行為期三年的概念研究和飛行器初步設計研究。
  
  太空飛機專案官員稱:希望6月啟動的專案規劃能促使歐空局成員國通過在2012年啟動設計研究的決議。 (中國航太工程諮詢中心 侯丹 陳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51444
英國雲霄塔太空飛機通過關鍵的技術評審(下)
2011/06/01 15:05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7918
英國雲霄塔太空飛機通過關鍵的技術評審(下)
2011-05-30
  [據英國BBC網站2011年5月25日報導]

  法規支持

  但反應發動機公司稱其已經發展了一種防凍解決方案,將允許熱交換器持續運行。ESA的技術人員已經在實驗室證明了這種“秘密技術”並確認該技術能夠解決細管網冰霜問題。ESA專家稱他們非常期望大比例尺寸的預冷器在2011年夏天與標準衝壓發動機的聯合測試中表現正常。

  ESA推進工程主管馬克•弗德博士解釋說:“我們並沒有對每件事情都進行審視,而是重點關注發動機和“雲霄塔”的結構。但迄今為止,我們檢查不出任何疑點,如果該發動機正常運轉,那將是一種創新性的技術”。

  假設2011年夏天的試驗計畫真正實現了預定目標,反應發動機公司稱私人投資者將投資3.5億美元使“雲霄塔”進入下階段的研製。這將包括製造一台地面驗證機,該驗證機被用以驗證“配刀”發動機的全機迴圈,包括吸氣和火箭模式以及在二者之間的轉換。

  反應發動機公司聲稱:現階段將重1千克的有效載荷發射進入地球同步軌道(現在大型通信衛星的軌道位置)的價格超過1.5萬美元,“雲霄塔”的重複使用能力可以將這一價格降低至1000美元以下。

  如果“雲霄塔”太空飛機進入了批量生產階段,將大概需要90億~120億美元的投資,但反應發動機公司將不會向政府尋求資助。反應發動機公司主管艾倫•邦德說:“政府沒有這筆錢,我們認為‘雲霄塔’專案應該是私人投資專案”。

      邦德說:“政府能為我們所做的是解決與太空飛機最終飛行有關的立法,‘雲霄塔’如何獲得資質證明,如何符合國際太空法的某些方面。政府在近期的預算中已經表示願意為此付諸行動”。(中國航太工程諮詢中心 陳傑 陳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41069
英國“雲霄塔”太空飛機通過關鍵技術評審(上)
2011/06/01 14:54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7919
英國“雲霄塔”太空飛機通過關鍵技術評審(上)
 2011-05-30
   [據英國BBC網站2011年5月25日報導]  英國“雲霄塔”太空飛機方案已通過了重要的技術評審。“雲霄塔”太空飛機不僅能夠承擔大型火箭的任務,還能像飛機一樣從常規跑道起飛與著陸。

   歐空局的推進系統專家們對“雲霄塔”方案的細節進行了評估,得出了“該方案沒有任何疑點”的結論。

   他們希望下一階段的研發工作能夠涵蓋代號為“佩刀‘Sabre’”的協和式吸氣火箭發動機的地面演示驗證。在"雲霄塔"太空飛機飛出大氣層切換成全火箭模式之前,協和式吸氣火箭發動機要像噴氣發動機那樣從空氣中吸入氧氣。


   太空飛機的“單級入軌”運行模式和可重複使用的能力使得“雲霄塔”充分降低了太空飛行活動的成本。

   成熟的方案

   英國航天局(UKSA)已委託歐空局(ESA)對“雲霄塔”太空飛機的設計進行評估,ESA職員在5月24日的報告中指出:未見明顯異常。他們在報告中寫道:ESA認為沒有任何關鍵問題會阻礙成功研製“雲霄塔”太空飛機的發動機。

   “雲霄塔”在英國的研製工作已經以各種名目存在了近30年。這個方案是20世紀80年代由英國宇航公司和羅•羅(Rolls Royce)公司首次提出的“霍特爾”太空飛機概念演變而來。
  
   由於“霍特爾”(Hotol)概念存在技術缺陷,最終兩家宇航公司終結了該項任務。但工程師們在“霍特爾”專案之後繼續凝練思路,他們正在為反應發動機公司(REL)具有許多改進的“雲霄塔”太空飛機獨立工作。

   Sabre推進系統是該專案成功的關鍵所在。發動機將通過燃燒氫和氧來產生推力,但在較低大氣環境中,氧可直接從空氣中獲取。這意味著84米長的單級入軌太空飛機能夠以更高的推重比進入軌道,而無需在上升段使用推進劑級段——目前一次性運載火箭多使用此方法。但是,運行一台集成化吸氣式火箭發動機會引發許多獨特的挑戰。

   在高速下,Sabre發動機必須將溫度達到1000度的氣體吸入進氣道。熱空氣需要在被壓縮和與氫氣燃燒之前冷卻。反應發動機公司為此推出了一台創新型預冷熱交換器。

   這將合併極細管道的列陣,可在1/100秒鐘的時間吸收熱量並排入進氣道,使溫度達到零下130度。空氣中的濕氣通常會快速結冰,在細管網上覆蓋了一層冰霜阻礙運轉。(中國航太工程諮詢中心 陳菲 陳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41062
英國“雲霄塔”太空飛機將在6月進行關鍵的發動機試驗(下)
2011/04/29 00:34 推薦0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67163
英國“雲霄塔”太空飛機將在6月進行關鍵的發動機試驗(下)
2011-04-27
[據美國航太網2011年4月18日報導]  SABRE發動機燃燒氫和氧產生推力。朗斯塔夫稱:在“雲霄塔”飛行的第一階段,該發動機將像噴氣式飛機一樣工作,從大氣中吸入氧氣直至飛機高度達到26千米、速度達到馬赫數5。此後,SABRE將轉入更傳統的火箭運行模式,燃燒自身攜帶的氫和氧以完成進入軌道的剩餘旅程。
  
  反應發動機公司官員稱:SABRE發動機在吸氣工作階段大大節省了“雲霄塔”必需攜帶的液氧量,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使太空飛機具有更高的運載能力。但這也帶來了技術挑戰,“雲霄塔”團隊必須證明在項目取得更大的進展之前,他們有能力應對這些挑戰。
  
  未來的關鍵試驗
  
  以高速飛快進入SABRE發動機的大氣將非常熱。但為了使發動機在吸氣階段有效工作,在將空氣壓縮並使之與攜帶的氫反應以前,需要將空氣大幅冷卻至約零下238華氏度(零下150攝氏度)。那就是6月關鍵性試驗的目的。“雲霄塔”的工程師們已經研製了一種新型“預冷器”系統來完成這項工作,該系統將在6月的試驗中進行第一次關鍵測試。
  
  朗斯塔夫稱:如果預冷器試驗成功,投資者將另外投資3.5億美元幫助“雲霄塔”項目進入另一個研發階段。下一階段將在2014年前完成飛行器設計和全尺寸發動機驗證。朗斯塔夫對預冷器試驗成功表示出信心。由於“雲霄塔”太空飛機依託的均是已經驗證過的技術,因此如果試驗成功,“雲霄塔”將跨越一個巨大的障礙。朗斯塔夫說:“預冷器是‘雲霄塔’項目唯一的全新技術。”
  
  通往太空之路
  
  為“雲霄塔”專案進行投資擔保的雲霄塔企業有限公司CEO薩姆•哈奇森稱:如果6月及之後的試驗都進展順利,“雲霄塔”有望在2016年前進行第一次亞軌道飛行試驗,在2018年前進行軌道飛行試驗。商業運營將最早在2020年前開始。
  
  哈奇森也在第17屆國際太空飛機、高超聲速系統與技術大會上進行了發言,他已經制定了“雲霄塔”研發各階段的投資計畫。他稱“雲霄塔”總投資將可能達到約150億美元。哈奇森補充說:投資者們信心十足,對“雲霄塔”到目前為止取得的進展感到興奮。幾個月以前完成的分別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進行的獨立設計評審,對於“雲霄塔”及其前景也都相當樂觀。哈奇森表示對“雲霄塔”通過6月的技術試驗是有信心的,那將證明“雲霄塔”太空飛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飛行器。
  
  但那並不是“雲霄塔”研製過程中的唯一障礙。哈奇森稱:由於缺乏允許和鼓勵商業太空活動方面的相關規章制度,將導致“雲霄塔”和期待已久的私人太空飛行革命不能真正實現。哈奇森說:“為了考慮商業活動,需要做的是重新起草外太空法律。”(中國航太工程諮詢中心 陳傑 陳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9263&aid=4613429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