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yam.com/cna/china/201108/20110828420182.html
南海問題 陸戰略界分化
中央社╱中央社 2011-08-28 09:41
(中央社台北28日電)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官網近日刊登文章指出,對於南海問題,大陸戰略界分化為克制和強硬兩方。但其實對涉及主權部分應採「戰略清晰」態度,若因而發生衝突「中國也不怕」。
對於南海問題,中國大陸一直採「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方針因應。不過,這篇文章的作者馬志剛指出,近年來隨著大陸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周邊鄰國對大陸的戰略模糊方針產生了種種顧慮。
同時,大陸時而強硬時而溫和的外交表現,也讓周邊國家對中方的戰略走向捉摸不定。於是一些國家開始嘗試觸摸中國大陸戰略心理底線,觀望中方可能的政策表現。
馬志剛指出,對此,大陸的戰略界出現了分化,「一部分人認為應該保持克制,繼續為中國現代化贏得戰略機遇期。」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中國應當採取強硬態度,甚至不排除選擇打的可能。」
馬志剛認為,南海爭端的根本在於各方是否否定「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共識。對那些違反「主權歸我」原則,不管屬於哪一方,大陸應該採取明確態度,不排除採取包括戰爭在內的一切捍衛主權選擇。
但只要各方仍然認可「主權歸我」的事實,大陸也無須過激反應,仍可堅持「擱置爭議, 共同開發」的方針。
因此,面對試圖挑戰中方原則底線的行為,「無原則的克制無益於問題的解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對原則問題採取「戰略清晰」的態度,「打掉一些國家試圖改變主權歸我現狀的幻想。」
馬志剛表示,只要不改變現狀,不挑戰原先達成的原則和共識,一切問題都可以通過談判解決。一些國家暫時有困難,大陸也可以伸援手,共克時艱。但如果非得要以此挑戰底線,進而引發衝突和更嚴重的後果,「中國也不怕」。
他認為,唯有堅持原則,進退有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南海問題。
他還表示,南海爭端已成為大陸與東協戰略夥伴間的爭端,須由當事雙方通過友好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而不要讓無關國家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