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10/04/100413_ana_china_japan_navy.shtml
威克:中國艦隊沖繩附近遊弋意圖為何?
威克
BBC中文網記者
更新時間 2010年 4月 1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15
日本防衛省周二(4月13日)召開記者會說,中國艦隊在4月10日現蹤日本西南水域是向美國示威。
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說,一支包括2艘基洛級潛艇、2艘導彈驅逐艦以及3艘護衛艦等10艘艦艇組成的中國艦隊,在4月10日通過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的日本西南公海海域。
北澤說,日本正在研究中國海軍的此一行動是否對日本有任何的意圖,然後考慮檢討應對措施。
防衛省還表示,這支艦隊可能是向美國示威,而且還可能是向美國太平洋屬地關島前進。
東進突破
台灣《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的社長畢源廷向BBC中文網表示,中國艦隊的行動顯示中國已經在測試突破太平洋第二島鏈的能力。
他說,其實中國嘗試突破第二島鏈並不稀奇,尤其是中國海軍到亞丁灣護航,證明瞭中國海軍西向遠洋已經沒有問題,接著就是向東到太平洋。
這也符合中國近年來建立「深藍」海軍(遠洋海軍)的建軍思維。
畢源廷認為,日本之所以把中國海軍艦隊通過西南海域和美國聯繫在一起,主要的就是因為日本在軍事上需要美國的支持。
戰略異同
中美兩國就日本戰略地位的爭執就是,美國希望日本是其在太平洋前沿的「哨兵」,但是中國是絕對不能讓日本成為美國的「橋頭堡」。
但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中美關係就是定位在「競合」,亦即在軍事上競爭,但是經濟上合作。
日本的鳩山由紀夫政府也是如此,各國都是出於本身的利益來選擇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消除擔心
固然中國的崛起和走向海洋都是避免不了的趨勢,而美日也因為本身的利益難免有所顧慮,但是最重要的是其他周邊國家對中國發展「深藍」海軍的擔心。
就好比一些「中國威脅論」人士的看法,他們認為中國發展「深藍」海軍會破壞地區的戰略平衡。
畢源廷則認為,如果中國在未來是走上法治、公開、民主的方向,強大的中國海軍反而會是地區的穩定力量。
因此中國在駁斥「中國威脅論」的時候,似乎也需要有所表現才能讓其他國家相信,中國的崛起不但是無害,反而是對世界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