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岸評論55
【摘要7.3.2009自由社論】對於開放中資來台,馬政府總是誇大其有限的正面效應,而刻意忽略其更廣泛的負面效應。中資進入台灣,短期的哄抬可能對股市、房地產等產生推升作用。
然而,從中受益的畢竟是少數人,其他的多數人在中資所烘托的泡沫經濟下,則暴露在更大的生活風險之中。台灣的貧富差距益加擴大,社會階級將兩極分化且固定化,埋下社會紛亂的不定時炸彈。其結果,台灣將失去多元開放的進步動力,走向被中國同化的封閉狀態。
除此之外,馬政府還大量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不顧其中許多人非法居留台灣,這些人與非法偷渡、假結婚或假依親來台工作者,也剝奪了不少下層台灣人民的工作機會,因為他們願意接受比本勞更低的工資。即使仍然保有飯碗的本勞,薪資所得也會「水降船低」,一步一步往下拉。
至於馬政府打算開放中國學生來台就讀大學、研究所,後果更堪憂慮,那些中國學生畢業後,很可能想辦法留在台灣工作,例如與台灣的對象結婚,以取得長期居留身分,如此一來台灣高階人才的工作機會,也將遭到中國來人的擠壓。
今年的七月一日,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屆滿十二週年,為數眾多的香港人民走上街頭,向中國當局表達「要民主」的呼聲。事實上,十二年來,不僅是立法會議員、行政長官的普選求之不得,失業率上升及貧富差距擴大,也使多數香港人民的經濟生活向下沉淪。
2003年,為了挽救香港回歸後一蹶不振的經濟,中國與香港簽訂了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之後香港的股市、房地產明顯起死回生了,但得利的不過是少數人,多數人依舊是窮照窮、失業照失業,且需忍受生活費用大幅上升之苦。
馬政府從開放三通直航、中國觀光客來台、中資來台投資等等之餘,還決定下半年開始與中國商談ECFA。殊不知,這些「經濟靠中國不是壞事」的輕舉妄動,香港在過去十二年早就已經走過了,而少數人得利、多數人受害的悲劇也在香港上演過了。
縱使多數香港人民犧牲了工作與所得,民主與經濟仍被中國吃得死死的,馬政府還幻想中國的經濟輸血,到底是愚蠢至極,還是別有用心呢?不論如何,台灣人民絕對不能像香港人民那樣,等到主權與工作都不保時,才上街怒吼。
分析評論:
1. 台灣有很多假結婚真打工的中國勞工,怎麼解決?非常簡單,百姓檢舉一個有十萬元的檢舉獎金,基層警察只要查獲一個,就有十萬元的工作獎金,這樣不就杜絕了?
2. 獎金從何而來?很簡單,只要查扣所有假勞工的薪水,以及辦理簽證的仲介公司所有的資產全部查扣,獎金就發不完了?
3. 台灣只要實行自由經濟,貧富差距的擴大就不可能避免,政府的施政要擺在讓弱勢家庭都有工作機會,讓弱勢家庭的學生都可以免費讀書,這樣就可以達成階級流動的效果。
4. 大企業,都有基金會來幫忙逃漏稅,基金會一定要增加獎學金的數目,以及購買年輕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幫忙台灣文化產業、教育產業的發展。
5. 公務人員的財產申報,還不夠透明,許多官員土地所有權只記載幾筆土地,沒有記載清楚土地的現值值多少錢,這就造成官商勾結,貪腐的源頭,馬英九不可能不知道,一切都是為了圖利自己的人,酬庸自己所養的政客,陳冲一定不敢否認!
6. 官員的財產不明,就造成馬政府官員很可能直接收受中國權貴的好處而查不到,甚至檢察官都很可能收受中國官方的好處,也查不到。這讓中國政府可以直接影響台灣的各種政策與司法,不是嗎?
7. 香港回歸中國以後,經濟、政治、民主各方面都退步,這是事實;但是,大學品質提升也是事實,短短十幾年當中,香港四個大學的學術水準,都超越台大,這個就是扁政府與馬政府應該反省的地方。
8. 台灣大學的學術水準,不如香港四個大學的學術水準,只有一個原因,校長與教授的知識水準太差,比不上人家,另外教育部長的水準也很差,杜正勝絕對不敢否認!
9. 當然,鄭瑞城沒有反省能力,也是主因,他擔任過政治大學的校長,而政大比台大還要差,不是嗎?陳芳明一定不敢否認!他自己就沒有國際學術地位。
10. 大學的學術水準差,長時間就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只要台灣的學術水準一直比香港差,台灣就會有被香港併吞的危機,不需要中國政府動手。
11. 上一次教育部評鑑大學的結果,許多私立大學都比公立大學好,絕大多數的公立大學教授,品質都很差,校長的知識水準也不夠,怎麼辦呢?教育部長要親自教那些大學校長,怎麼樣辦好大學嘛!就這麼簡單!
12. 但是問題是,擔任過東吳大學校長的劉兆玄,本身東吳大學就是極爛的學校;擔任過政大校長的鄭瑞城,本來就是完全不注重五育均衡的大學,沒有一個教授可以當學生的典範,政治大學崇拜蔣中正獨裁者,勝過一切,哪一個政大教授敢否認!
13. 全歐洲的學者都有共識,學者只要崇拜獨裁者,一定都會變成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