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老師一起研讀杜甫的杜鵑這首詩.其中,這段,有恍神,所以,等到作筆記時,就不太能理解了.是否請前輩們開釋.
杜甫 杜鵑行
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鵑似老烏!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鳥至今與哺雛.
雖同君臣有舊禮,骨肉滿眼身羈孤.
業工竄伏深樹裏,四月五月偏號呼.
其聲哀痛口流血,所訴何事常區區.
爾豈摧殘始發憤,羞帶羽翮傷形愚.
蒼天變化誰料得,萬事反覆何所無.
萬事反覆何所無,豈憶當殿群臣趨.
(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鵑似老烏!巢生子不自啄,群鳥至今與哺雛.雖同君臣有舊禮,骨肉滿眼身羈孤.)
我整理出來的大約是這樣"如今輔佐唐肅宗的中興之臣,都是唐玄宗所拔擢出來的,但是,唐肅宗卻沒有盡到孝心.他將太上皇移居西內,將他身邊最親信的人都趕走,如高力士流巫州,置如仙媛於歸州,玉真公主出居玉真觀.雖然,肅宗和群臣,偶而會去拜見太上皇,但皆為虛禮.同時,雖然,唐玄宗還有許多的骨肉,卻仍然孤單.因為,他失去了權位."
我不懂的是 杜鵑鳥將蛋放在其他群鳥的巢中,由別的鳥,將他孵化,並餵食長大,而不是由自己來養大牠的孩子,如今,群鳥還是繼續餵食牠的孩子. 這和 如今輔佐唐肅宗的中興之臣,都是唐玄宗所拔擢出來的,但是,唐肅宗卻沒有盡到孝心.他將太上皇移居西內,將他身邊最親信的人都趕走 要如何解釋.一般說來,用'望帝'和'唐玄宗'做比較,這我能夠理解.
請前輩們開釋.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