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流觴亭
市長:  副市長: 逍遙人觴-酒寒‧新月‧李小花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詩詞【流觴亭】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倚聲填詞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跤踏車拋拋走[漁歌子]
2008/11/21 11:25 瀏覽6,938|回應35推薦15

黃童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5)

生命之旅
Yue Han
。。。
阿 默
凌嫣(愷容)
落伍者

楓心
葉莎
就是瑜(小魚)

more...

飛輪一蹬任西東。結伴同行競逐風。

經曠野。過長虹。翻山越嶺趣無窮。

歇睏時陣,騎跤踏車拋拋走,足心適,逐家試看覓.

飛輪一蹬任西東。邀伴同行競逐風。

經曠野。跨長虹。越山登嶺趣無窮。

改按呢,就毋免有喙講甲無瀾,真正真久,毋捌聽著先生講[下課],有夠親切



本文於 2008/11/25 19:40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我想
2008/11/26 00:58 推薦2


就是瑜(小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李小花

應副市

我想 結論就是 當經過或幾經輾轉講 是平聲 當渡越講是仄聲 反之當仄時就只能當渡越講   那些都是合律的字

至於您的問題 一來我非原作 二來我非國學大師  以上我只是依平仄做個歸類

若要逐一解釋 我想我是沒那本事啦 嘻   

因此以上僅供參考 經過這攪和 我多少領悟不少過字用法 至於要如何用就當端看個人

我無權干涉 

若還有先進能歸納個更詳盡的過字表 我很樂於看見

僅此 晚安



本文於 2008/11/26 01:06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118734
瑜兄夜安 ~
2008/11/26 00:43 推薦2


子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李小花

一、呵 ~ 我寫經上海,當然可能解作經過。過上海,就不一定是經由上海吧 !? 過虹橋,能解作經由虹橋嗎 ?

二、

避寇曾傳玉趾過。(不一定是經過的意思)
破帽遮顏過鬧市(有經過的意思,但也有越過、穿過的意思)
新閘才開老閘過(越過的意思)
有約不來過夜半(渡過的意思)
因過竹院逢僧話(經過的意思)
翠輦不曾過(超過的意思)
更得幾回過(渡過的意思)
雲山況是客中過(越過、也有渡過的意思)
夢雨斜陽不忍過(渡過的意思)
東過洛汭,北過洚水(超過的意思)

若斷作只能平聲,跟仄聲的原則相背。所以可平可仄。


雲眠影醉月棲樓~ ^o^ ~夢斷星殘雨臥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118724
嗯 完全明白
2008/11/26 00:12 推薦2


就是瑜(小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李小花

鷹副市 夜安

我經上海到昆山

這經就是經由 輾轉之意

若換成過 它就需作平聲講

過虹橋。我是經過還是越過 ? 虹橋可以是地名也可能是像彩虹的橋

若是彩虹的橋   那只能當經過 平聲 因你無法越過它  因折射關係它永遠映射在前面

若是座拱橋  那就是渡過越過  只能當仄聲講

若是從旁邊經過而沒過去   那就得當平聲

至於填詞能用羅馬拼音 填成也無不可  只是他還是必須得在韻書的範疇內



本文於 2008/11/26 00:34 修改第 4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118687
給小瑜兄~
    回應給: 就是瑜(小魚兒)(minichenky) 2008/11/25 23:54 推薦3


子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李小花
就是瑜(小魚)
子鷹

有些誤解稍作解釋

一、填宋詞寫唐詩,不是非用宋朝廣韻或是唐朝時的唐韻。譬如今日我們寫絕句、律詩都用平水韻,填詞用詞林正韻或是晚翠軒詞韻。而平水韻、詞韻都晚於切韻、唐韻、廣韻。難道非依切韻、廣韻才叫詩嗎 ? 按此邏輯則蘇東坡的詩都有問題了 !? 李、杜早於廣韻,所以也不算詩囉 !? 李白填菩薩蠻的時候既無詞譜也無詞韻,他填的不算是詞嗎 ?

元代有中原音韻,明朝有洪武正韻,清朝的官韻則是佩文詩韻。現在是民國,您不妨請教一下夜風樓主;他是依哪一部韻書寫詩 ?

今日我們填詞依欽定詞譜,也是直到清朝才有官定的詞譜。

二、之所以判定動詞平、仄皆可,是因為詩詞的文字精煉,不像白話可以交待的一清二楚。

舉個例子;我經上海到昆山。請問: 我是經過、繞過 ? 還是越過、穿過 ?

又 ;【過虹橋】。請問我是經過還是越過 ? 虹橋可以是地名也可能是像彩虹的橋。不是嗎 ? 所以,您花了這些時間所列舉的、所做解釋的前人詩詞。不能說您解釋的詞意一定不對。可是也不能說您的解釋是一定對的。不是嗎 ?

所以,為什麼有許多字在任何一本韻書上面都是平仄皆可。

三、以下這段話不是我說的,也不是夜風樓主說的。很可以給您參考。

今天我們讀古詩,當然應該知道古人的詩韻。致於寫舊體詩詞,倒不一定要依照古韻書來押韻。押韻的目的在於音韻的優美。語音已經變了,仍強押古韻,讀起來反而不順暢、不和諧、不動聽、失去音韻迴旋、音調鏗鏘、抑揚頓挫之美,弄巧成拙,何必自找罪受呢 !? 我們寫詩是給現代人讀的,所以,我贊同用現代漢語的音韻。如果沒有韻書,依照現代注音的韻母來用韻也是可以的。

夏傳才,1924年生于安徽毫縣。40年代的詩人,50年代從事古典文學研究。河北師大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詩經學會會長。主要學術著作有《詩經研究史概要》、《詩經語言藝術》、《思無邪齋詩經論稿》、《論語趣談》、《詩詞入門︰格律、作法、鑒賞》、《思無邪齋文抄》、《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名篇今譯》(上下篇)、《曹操集注》、《曹丕集校注》等,並主編多種教材和叢書。另有舊體詩集《七十前集》等,在海內外有廣泛影響。

四、王力博士在詩詞格律一書也有以上相同的主張。

古人押韻是依照韻書的。古人所謂"官韻",就是朝廷頒布的韻書。這種韻書,在唐代,和口語還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韻書押韻,也是比較合理的。宋代以後,語音變化較大,詩人們仍舊依照韻書來押韻,那就變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們如果寫舊詩,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韻書來押韻。不過,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卻又應該知道古人的詩韻。在第二章裏。我們還要回到這個問題上來講。


【出處】:詩詞格律(王力)-第1章:關於詩詞格律

王力(1900~1986),中國語言學家,詩人。字了一。1900年8月10日生於廣西博白,卒於1986年5月3日。1924年入上海南方大學學習,次年轉入上海國民大學。1926年考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927年留學法國,1931年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32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廣西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嶺南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語言學系主任。1954年後任北京大學教授,並兼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曾兼任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務。

五、我一再強調,格律、平仄只要有依據,都可以接受。今天,我要更進一步主張,

就算聲明用國語注音的韻母來寫古典詩詞,都是可以接受的。

.


雲眠影醉月棲樓~ ^o^ ~夢斷星殘雨臥舟

本文於 2008/11/26 00:04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118658
這篇 過 字貼完再下課 嘻
2008/11/25 22:09 推薦2


就是瑜(小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李小花

會針對過字的原由是:
我曾有兩闕詞 因過字為同好資深詞長所指正  因此才想徹底弄個明白

康熙字典對過字的平仄也有加以區分                                                                         至於韻書 我個人認為 今天非寫古體詩或現代詩  寫得正是宋詞 若因種種因素覺得不合時宜 那大可不須花心思去填它 而是自創新詞牌便無任何惱人的困擾與爭議

以下全為動詞  因作經過或輾轉經由 故必定得做平聲論 不能做仄聲

避寇曾傳玉趾過。
破帽遮顏過鬧市
新閘才開老閘過
有約不來過夜半
因過竹院逢僧話
翠輦不曾過
更得幾回過
雲山況是客中過
夢雨斜陽不忍過
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以下全為動詞  因作越過渡過... 故必定得做仄聲論 不能做平聲

玉蝴蝶 孫光憲 翩翩過●短牆
華清引 蘇軾   依舊過●繚牆
朝天子 晁補之 寒食過●卻
西地錦 石孝友 中秋過●也
喜遷鶯 毛文錫 飛過●綺叢間
       張元幹 看君穩步過●花磚
       康與之 過◎盡也
武陵春 毛滂   風過●冰簷環佩響
青玉案 賀鑄   淩波不過●橫塘路
千秋歲 歐陽修 夜過●也  張先
青門引 張先   隔牆送過●鞦韆影 
安公子 柳永   一霎煙汀雨過●
蘭陵王 周邦彥 應折柔條過●千尺
六醜   周邦彥 春歸如過●翼
滿庭芳 秦觀   驟雨才過●還晴
風入松 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
水龍吟 蘇軾   曉來雨過●
思遠人 晏幾道 飛雲過●盡
念奴嬌 李清照 征鴻過●盡
瑞鶴仙 陸淞   過●了青春     
臨江仙慢   柳永   閒過●今宵
攤破採桑子 趙長卿 月送疏枝過●女牆
木蘭花慢   柳永   見新雁過●
     
是故 過字應依詞意不同定平仄 非單以詞性定平仄或作模稜兩可論 當是因詞意不同平仄便不同 而非同詞意可平可仄
看大師初來時糾錯頻頻 原以為是求是之人 本以為能共同歸納個所以然...

PS : 若單只是這邊說了算  那去到別處依然沒有說服力 依然會被揪錯ㄟ
     大師您也跟我初來時犯了同樣的錯 嘻 發貼時要在左上方 討論版: 空格選項 選您要張貼的性質
     本周主題是城市貼文專用ㄛ
日來打擾頻頻甚感抱歉
祝 寫作愉快



本文於 2008/11/25 22:17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118525
看來可以下課了 ~
2008/11/25 13:14 推薦2


子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李小花
就是瑜(小魚)

咱寒酸小亭雖說新、古詩詞都是熱鬧非凡,但還是挺重視古典與傳統。我總是擔心一些差錯會誤導有心學習的朋友。因此,有這樣良性的辯證,對於學習絕對是正面的。再次衷心感謝參與討論的小瑜兒兄、衡陽兄。還有插花的烏鴉大哥。

再整理一下喔 ~ 這個王力博士也說很特別的過字。

名詞 :  姓(過先生、過小姐)平聲。

           過失、過錯、過客仄聲。

動詞 : 平、仄皆可。

回歸到問題的起點;再強調一次(過長虹)、(過千仞)都沒有出律!

要先聲明喔 ~ 我個人的創作只用作仄聲。

以下訴偶的心得報告:

王力的詩詞格律,或是其他當代的古典詩詞大師的著作。對於平仄聲韻的主張有個共同的看法。就是,聲韻隨著時間的流轉一直都在變化。宋朝的廣韻一定符合其後的朝代使用嗎 ? 這答案是很明顯的,君不見廣韻之後各朝各代又出了多少韻書 ?

如果現在有一部公認的現代中華新韻(國語四聲)可以使用,我個人一定棄舊迎新。原因無他,我是現代人,讀我的詩詞的人~也肯定是現代人。寫到這裡,想起曾有朋友說 ;怎麼不寫新詩就好啦 !?新詩我也愛的,可是古典詩詞的美是新詩無法完全取代。

詳細的論述就不在這裡獻醜了 ! 請各位有心學習的朋友去參考一下坊間的詩詞格律書。一般前段、中段都會指導古詩詞、平仄格律。後段則有作者對於現代人創作古典詩詞的心得與建議。都很中肯、很有幫助。


雲眠影醉月棲樓~ ^o^ ~夢斷星殘雨臥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117767
給小魚兒詞長
    回應給: 就是瑜(小魚兒)(minichenky) 2008/11/25 01:51 推薦3


黃童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李小花

就是瑜(小魚)

小魚兒詞長:您引資料如(廣韻)

過韻仄聲過= 誤也[名詞過失] 越也責也 渡也-[動詞]  

戈韻 : 平聲過  = 經也又過所或傳過 [動詞

1過字作動詞平仄皆可

2姓氏則一定是平聲

3名詞解作過失時當仄聲,其餘名詞是平聲

我忽然想到您是否在暗示我寫[過長虹],過字不妥?若是,儘管明說,拙作很樂意修改.晚安



本文於 2008/11/25 02:22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117273
欣羨不是烏鴉
    回應給: 不是烏鴉(a2929729a) 2008/11/25 00:45 推薦2


黃童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李小花
就是瑜(小魚)

不是烏鴉[喜鵲]詞長:晚安

你的毛筆有夠媠,予人足欣羨,

你講台語辭典裏的詞彙和日常認知,有一寡仔無仝,我嘛是按呢感覺,毋閣按怎講,伊也是內行人編咧.

咱逐家攏著愛疼俺這塊土地,所以加減仔講,加減仔寫.



本文於 2008/11/25 01:20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117233
過字討論
2008/11/25 00:25 推薦2


就是瑜(小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李小花

過字討論
引自 詩韻集成作平聲
七夕過 柳外過 鬥酒過 夕陽過 敘酒過 碧桃枝下美人過              一斤開雲逐雁過 仙蹕紆餘步輦過

康熙字典 :

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 古禾切,音戈。    
廣韻    -經也。
書·禹貢 -東過洛汭,北過洚水。又過所也。
釋名    -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謠信。又國名。

 
以下為友人代為尋找  過 全作平聲論

令狐楚 思君恩

小苑鶯歌歌,長門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翠輦不曾過。

題竹林寺  朱放

歲月人間促,煙霞此地多。
慇勤竹林寺,更得幾回過。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砣。

過故廬 連廬

海上燕雲涕淚多,劫灰零亂感如何?
馬兵營外蕭蕭柳,夢雨斜陽不忍過。

登山  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有約 司馬光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滬上雜書  何紹基
 
新閘才開老閘過,樓台金碧照江波。
愁風悶雨人無寐,海國平分鬼氣多。

自嘲 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金鰲山集 齊召南

鰲山臨水一青螺,避寇曾傳玉趾過。
牡蠣灘回春後雨,飛龍纛映夕陽多。
此時萬乘唯航海,何日三軍更渡河。
野寺仙題詩句在,侍臣誰賦式微歌。



本文於 2008/11/25 00:42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117208
塗鴉也問安
2008/11/24 23:07 推薦4


漁歌子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李小花
阿 默
就是瑜(小魚)
子鷹



 漁歌子/奔 騎

 泊石涓溪跳野輪,飄衣陵上帶奔雲;

 魚夢送、騎絃分,閑悠暢以半乾坤。



 劈一個椰樹
 淺溪裏泊卵石,跳躍著前後輪裏的節奏
 前輪起後輪著,後輪起前輪著(跳非舉 ︿︿)

 劈兩個椰樹
 是那雲兒輕輕入袋吧,心情和著衣襟輕輕著。飄著

 劈三個椰樹
 大肚魚必有一個夢,我在空氣裏悠閒著泅游

 ︿︿

 劈四個椰樹
 是應該寫輾,匆匆給他寫錯囉。只是
 落袋仔&橐袋仔僅個人看法提出參考
 只是個人的意見參考,不要太介意唷

 1)橐本為袋子,橐袋兩字疊也只是袋子的意思
 2)我本說台語長大,日常語言還是以台語為主
   橐字發音要說成類似台語的辣發音是很勉強
   橐還比較像塑膠橐仔(塑膠簍仔)那個簍字
 3)口袋兩字,如是日常以台語言談的人當知道
   除袋子外尚有幾層意思,即陷落&拿捏之意
   揉捏發音是溜辣,而口袋有小揉捏袋子之意
   另一層意思是陷落的袋子。而落字也以辣音
 4)對與錯不知道,僅提供參考。又說台語長大
   日常以台音為主的人應也有像我一般的感覺
   即台語辭典裏的詞彙和日常認知頗大




 日頭公仔澱在溪中洗浴
 每一叢稻仔叢正作著夏哇咿兮夢
 田岸邊兮白翎鷥參詳著芭蕾兮舞曲
 溪中兮石頭相爭著光晰晰來
發言

 伊一年兮熱天
 暴動在少年腳踏車兮跳躍
 記憶在漸漸老去時牽羮著
 化不開係粘价
稠兮歲月

 這個過啊/偶都跟著直覺寫,第四聲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869&aid=3117040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