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四地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陸發射「墨子號」 全球首枚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瀏覽976|回應5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陸發射「墨子號」 全球首枚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2016-08-16 11:00 中央社 台北16日電

中國大陸16日凌晨01時4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墨子號」...

中國大陸16日凌晨01時4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墨子號」發射升空。。 新華社

中國大陸今天凌晨在內蒙古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這顆量子衛星升空的目標在於實現衛星和地面間的量子通訊。

中新社報導,中國大陸16日凌晨01時4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墨子號」發射升空。此外,發射任務還搭載大陸中國科學院研製的稀薄大氣科學實驗衛星和西班牙科學實驗小衛星。

報導指出,「墨子號」量子衛星是大陸中科院太空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目標是藉助衛星平台,進行星地高速量子保密分發實驗、廣域量子保密網路實驗,期望取得太空量子通訊實用化的重大突破,並發展太空尺度量子力學實驗研究等。

報導表示,量子衛星工程由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總負責,並由大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負責提出科學目標和研製科學應用系統。這顆大陸中國自主研發的量子衛星突破多項工程級關鍵技術,衛星設計壽命為兩年。

量子通訊是根據量子物理原理,提供一種全新方式對資訊進行編碼、儲存、傳輸和邏輯操作,並精確操縱光子、原子等微觀粒子,以確保通訊安全和提升計算速度等。量子通訊在軍事、金融等方面意義重大。

根據陸媒6月報導,大陸中科院國家空間(太空)科學中心主任吳季當時表示,量子科學實驗衛星8月發射後,年底前還將發射1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並計劃未來5年研製、發射5顆新的科學衛星,有望在太空科學獲重大創新突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518435
 回應文章
傳大陸量子技術獲突破 可追蹤美轟炸機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傳大陸量子技術獲突破 可追蹤美轟炸機

2017-11-28 11:28中央社 香港28日電

據報導,中國大陸的量子衛星技術再獲突破,多了一個俗稱「鬼成像」的成像技術,可偵測到美國匿蹤B-2轟炸機。

大陸環球軍事網今天轉述香港南華早報的報導指出,大陸量子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除了量子通信衛星、量子電腦外,還有量子成像技術。

據報導,這種成像間諜衛星或許將在10年內成為大陸軍方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原因是基於這種成像原理而開發的探測器可在夜間追蹤匿蹤轟炸機。

報導指出,現有的偽裝技術,無論是隱藏戰場上坦克或士兵的簡單煙幕彈,抑或是匿蹤戰機或軍艦上的高科技雷達吸收材料,對於成像探測器都不起作用。

報導引述物理學家說,「鬼成像」技術不僅可以檢測到從昏暗目標中脫離出來的極少量光線,還可通過與周圍環境中的其他光線相互作用,獲得前所未有的靈敏度,從而獲得比傳統方法更多的資訊。

相關研究人員說,配備新量子感測器的衛星將能識別和追蹤空中的匿蹤目標,例如在夜間起飛的匿蹤轟炸機。

報導提及美國的B-2轟炸機是世界唯一一種匿蹤戰略轟炸機;B-2大多在夜間掩護下飛行,部分原因是為避開間諜衛星上的高清晰度光學相機。

報導引述中國科學院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主任龔文林說,他們正在研究的技術被設計用來捕捉像B-2這種「隱形物體」。

據報導,中國大陸的量子衛星技術再獲突破,多了一個俗稱「鬼成像」的成像技術,可偵測到美國匿蹤B-2轟炸機。圖擷自環球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30738
墨子號衛星 陸宣稱發送密碼無法破解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墨子號衛星 陸宣稱發送密碼無法破解

2017-08-10 15:46中央社 台北10日電

太空衛星模擬圖。圖擷自搜狐

中國大陸研究人員宣稱,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次成功從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高速量子密鑰,為建立最安全保密的全球量子通訊網奠定可靠基礎。

中國大陸為發展祕密通訊,2013年驗證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可行性,並研製墨子號衛星。墨子號2016年8月16日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經歷4個月在軌測試,今年1月18日展開科學實驗。

新華社今天報導,墨子號實驗成果發表在10日出版的「自然」(Nature)科學雜誌上,並指審稿人稱讚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成果是「令人欽佩的成就」和「本領域的一個里程碑」。

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說,墨子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採用衛星發射量子訊號,河北興隆與新疆南山地面站分別接收的方式,在北京和烏魯木齊之間建立量子密鑰。

據報導,墨子號過境時與地面光學站建立「光鏈路」,通訊距離從645公里到1200公里。在1200公里通訊距離上,星地量子密鑰傳輸效率比同等距離地面光纖通訊高20個數量級。

潘建偉說,上述密鑰發送效率可滿足絕對安全的通話或銀行傳輸大量數據的需求。

他表示,量子密鑰一旦被攔截,自身狀態會立即改變,截獲者只能得到無效訊息。量子保密通訊採「一次一密」工作機制,通話期間密碼機每秒都在產生密碼,通話一結束密碼便失效,不會重複使用。

路透社報導,中國大陸在太空科技領域仍落後美國與俄羅斯,但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以國安和國防為由,將推動太空科技計畫列為重點。

美國五角大廈曾以「顯著進展」形容中國大陸發展的量子通訊技術。

墨子號衛星由中國連同奧地利科學家開發。圖擷自BBC中文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693948
中國量子通訊研究 「一步千里」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量子通訊研究 「一步千里」

2017-06-17 12:27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7日電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模型合影。 (取材自澎湃新聞/東方IC 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借助2016年升空的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成功向相距1203公里的青海德令哈和雲南麗江兩個地面站分發糾纏態的量子,是全球首次證明量子糾纏的距離可達1203公里,為未來量子通訊實用踏出一大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前日刊登這一成果。

新華網報導,量子糾纏被愛因斯坦稱之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它是兩個(或多個)粒子共同組成的量子狀態,無論粒子間隔多遠,測量其中一個粒子必會影響其它粒子,這被稱為量子力學非定域性。量子糾纏體現的非定域性是量子力學最神奇現象之一。

2016年「墨子號」升空的任務之一,就是從衛星向地面發射糾纏量子。

潘建偉領導的突破性實驗,自地球上方300哩繞行軌道的一枚人造衛星上發出電射,產生處於糾纏狀態的光子。研究人員說,然後這些光子再傳輸到兩個相距750哩(1203公里)的量子衛星地面站,但未破壞彼此間的糾纏狀態。

這項實驗成功作出的距離,較以往實驗的紀錄超出十倍,同時並創下首次在太空產生糾纏光子的紀錄。

報導指出,潘建偉說,「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過境時,同時與青海德令哈站和雲南麗江站兩個地面站建立光鏈路,量子糾纏光子對從衛星到兩個地面站的總距離平均達2000公里,跟瞄精度達到0.4 μrad。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千公里量級的量子糾纏。墨子號科學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彭承志說:「這是量子衛星上天以來迄今為止發布的最大成果」。

「這是通向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甚至是量子互聯網的第一步」,港媒報導,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物理學家Anton Zeilinger稱,「潘建偉團隊的論文證實了中國政府做了正確的決定。我個人堅信未來的互聯網是基於量子力學原理的」。下一步,潘建偉團隊希望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實現量子分發,難度在於衛星要在經過中國時先發出一對光子中的一粒,保留另一粒,等衛星轉到奧地利上空時再發出另一粒。

終結黑客攻擊…墨子號背負使命

中國最近發射的新型太空飛船賦予「間諜衛星」新含義,理論上這種利用量子科學原理的新型衛星,能夠提供無法被破解的保密通訊頻道。這個名為「墨子」的衛星去年8月從中國西北的戈壁灘上發射,是第一個量子通訊衛星。這是建設新型互聯網努力的一部分,這種新互聯網將來比現在的互聯網更加安全。

BBC中文網報導,量子保密技術在很多方面應該類似於現有的加密的網路金融數據技術。在客戶和網店分享敏感信息前,雙方要交換複雜的數字,以此把隨後發送的信息字碼打亂。信息裡還包含能夠安全破解信息的金鑰。但是數字本身的弱點是它能夠被截獲,在擁有足夠計算能力的情況下,這些數字能夠被破譯。但是量子加密十分超前,因為它能夠利用量子科學隱藏金鑰。

參考消息網引述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進行的創紀錄實驗,把奇特的量子物理世界推向新高度,並可能刺激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其他國家抓緊開發這種不受黑客影響的遠距離通信方式。

BBC中文網報導,量子的不確定性讓進行秘密通訊的人知道他們是否受到監視:監聽者的努力會擾亂整個通訊連接。

而在太空真空中,因為沒有原子,至少原子數量微乎其微,因此量子信號受到的干擾很少。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墨子衛星測試具有重要意義的原因。這種測試已經證明在太空建立的網絡是可行的,這個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科學雜誌上。

誰需要這個技術?報導說,間諜機構的工作就是保密,他們有的是預算。但是國際間每天進行萬億計交易的金融機構也需要保護他們的珍貴資源。雖然一些觀察員對於是否有人願意為量子互聯網投資有保留,但是潘建偉以及其他科技人員認為一旦量子網絡問世,無人能抵禦其誘惑。

量子糾纏示意圖。(新華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657675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顆量子衛星 美國急了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顆量子衛星 美國急了

2016-08-18 10:32 經濟日報 記者林則宏╱即時報導

(網路相片)

(網路相片)

中國大陸本周二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顆量子衛星,據稱將可確保中國在未來的通訊免於駭客攻擊與竊聽。美國之音引述專家說法指出,如果美國不投入更多資源,那麼在15年內,美國的太空科技就會被中國超越。

大陸網路財經媒體《華爾街見聞》稱,這顆衛星的特別之處在於,其搭載的「金鑰技術」將使中國在資訊安全領域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在駭客橫行、資訊洩露猖獗的時代,量子科學為資訊安全提供了「終極武器」。

對於中國於16日凌晨1時40分,將世界首顆量子通訊衛星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華爾街日報形容,「中國的最新躍進不僅是步子大,而且是一項巨大的科技突破」。

報導稱,在當今這個網絡間諜大行其道的時代,憑借此次發射,中國還將在獲得一項令人高度垂涎的資產方面取得遠遠領先於其全球競爭對手的優勢。這項資產就是:防駭客通訊技術。

量子物理學家、日內瓦大學教授Nicolas Gisin說,在研製量子衛星方面一直存在著一場國際競賽, 中國很有可能將贏得這場比賽。他指出,量子衛星的成功發射再次顯示,中國有能力實施雄心勃勃的大項目,並能實現預定目標。

但Costello也表示,量子通訊是防禦性的,它無法從美國所稱的由中國政府支持的網絡駭客行動中獲益。

華爾街日報報導,量子加密是任何運算能力強大的計算機都無法破譯的,因為由量子粒子傳遞的資訊只要一被外界試圖截獲就會被摧毀。

日內瓦密碼技術公司ID Quantique聯合創辦人Gregoir Ribordy將量子通訊比喻為發送一則寫在肥皂泡上的信息。他說,如果有人想在這則資訊被傳輸時攔截它,只要一觸碰它,就會把「肥皂泡」戳破。

近年來,量子物理學家們在使用光量子進行地面短距離保密通訊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而中國此次發射的量子通訊衛星如果成功達到預期目的, 將極大地擴展無法破譯的安全通訊技術的施展空間。

但長期追蹤中國太空計畫的澳洲獨立太空分析師瓊斯(Morris Jones)接受《美國之音》訪問則說,「我並不認為量子通信系統會像中國希望我們相信的那樣不可破解。」

儘管瓊斯認為量子技術未必無法破解,不過他也指出,把這項技術運用在太空項目上,這對中國人來說,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瓊斯說,「中國的太空項目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項目之一,而且這些項目還處於向前發展的階段。俄羅斯在這方面已經停滯,甚至倒退。如果美國在今後五年不重整旗鼓,他們也會讓中國追趕上來。」

瓊斯預計,如果美國不拿出更多的資源用於太空發展,那麼在15年內,美國就會落後於中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519256
中國第1 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升空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第1 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升空

2016-08-17 02:58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6日電

中國今天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將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據了解,未來還將陸續發射多顆量子衛星,力爭在2030年前後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解放軍報稱,這樣的網路,能讓人們安全地共享密鑰,並且可以確鑿無疑地發現竊聽企圖。

中新社指出,現代人們用電磁波傳遞秘密,但「音量」再低,也防不住精細的竊聽。現今,科學家設法將「音量」調低到如此程度:只依靠一顆顆光子,任何竊密者去測量都會破壞它,從而被發現。

「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為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不可分割、不可克隆(複製),所以能保證加密內容不被破譯,可以從根本上保障信息安全、保護全人類的隱私。」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潘建偉表示,理論上絕對安全的通信一旦實現,政府、軍隊和銀行,乃至全社會都將獲益。

據報導,在潘建偉看來,「一開始,量子通信可能會應用於國防、金融、政務、科學研究等,之後會在大眾中廣泛應用。」

他預測了一個量子通信技術普及時間表:5年左右很多機要部門開始用,10年左右金融業、銀行等大機構開始使用,15年的時間或許走進千家萬戶。「屆時,每個人的家裡、手機上或許都會有一個量子加密芯片,銀行轉款、電子帳戶等的涉密操作,都不用擔心被盜用或者攻擊。」

此外,中國也歡迎全球合作。「我們非常高興地同意了奧地利方的請求,共同就北京到維也納之間的洲際量子通信進行實驗合作,中方並決定向全球開放載荷的相關數據」,潘建偉稱。

他表示,德國和義大利也非常希望繼奧地利後加入中國團隊的實驗,在探索全球量子通信組網建設、「量子星座」建設中與中方展開合作。「協議目前已經走完了相關的流程,近期就將進行簽署。」

另據澎湃新聞報導,潘建偉表示,為了量子衛星實驗,他們建立有史以來最大的實驗室。「量子衛星到地面跨度為500公里,兩個接收點之間的距離是1200公里。所以我們的實驗室的大小是500乘以1200,是60萬平方公里。」

通過「墨子號」的通信設備,經過編碼的光子將被發射到地面,由地面系統負責接收。量子衛星的兩個激光器必須分別瞄準兩個地面站,精度極高,被稱為「針尖對麥芒」。

「一顆衛星對準兩個地面站的實驗從來沒有過,國際上也是第一次做這麼高精度的跟蹤和地面站配合。」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說。

今年46歲的浙江東陽人潘建偉,是國內量子通信的領軍人物。從2000年左右開始,潘建偉就陸續把學生送到多個實驗室。「比如,陸朝陽去了劍橋大學卡文迪實驗室,陳宇翱去了德國的馬普所,張強去了史丹福大學,張軍去了瑞士,陳宇去了加州聖塔芭芭拉分校。2011年前後,所有學生全部如約回國。除了團隊外,國內多年來的航天基礎也給我們這個領域幫助很多。」潘建偉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518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