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一江山戰俘返台 破「全體成仁」神話
2011/02/16 06:16 瀏覽3,417|回應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陳思豪/台北報導】 2011.02.16 03:32 am

被中共勞改十二年的國軍下士陳小斌(圖中),昨天獲准回到台灣。
軍聞社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浙江外海的小島一江山遭到共軍攻擊,三天激戰後國軍失守;戰後政府宣稱,島上國軍七百廿人全部戰死。五十六年後,國防部終於打破「全體官兵壯烈成仁」的歷史記載,承認當時有官兵被俘。

在戰鬥中失去右眼、被中共勞改十二年的國軍下士陳小斌,昨天獲准回到台灣。陸軍司令楊天嘯上將代表國防部長高華柱,到桃園國際機場迎接。陳小斌抵台後,先到三軍總醫院住院體檢,已七十八歲的他在台沒有親人,將由退輔會安置到榮家就養。

一江山是大陳島的門戶,拿下一江山,大陳島形同失守,也是逼蔣中正的國民政府退出在浙江的最後據點。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共軍對一點二平方公里的一江山砲轟一萬多發,飛機空襲,隨後共軍五千多人兩棲登陸,一直打到第三天下午,島上的槍聲才完全沈寂。

軍方在台北替一江山殉難烈士舉辦盛大追悼會,蔣中正總統親臨致哀。政府宣稱一江山守軍七百廿名無一生還,「正好是黃花崗烈士的十倍」。

但戰役結束後,共軍就宣布島上的「蔣匪軍」有五百多人被俘,部分被俘官兵,後來還寫文章敘述戰役經過。

近年來台灣政治情勢改變,一江山戰役逐漸被淡忘,紀念活動規模一年比一年小。二○○五年一月,戰役五十周年,國防部在軍史館舉行特展,連當時部長李傑都未到場;直到二次政黨輪替,軍方才再度重視一江山,去年五十五周年紀念,馬英九總統親自出席。

一九九一年前後,就有當初被俘生還的官兵陸續申請返台,根據國防部資料,總數達一三一人。雖然軍方依據「國軍在台期間作戰被俘歸來人員人事處理作業要點」,發給退休金與補償金,但對外始終不曾公布消息。

聯合報最近透過管道得知此一消息,便向國防部查詢。軍方一直到昨天陳小斌返台,才正式證實此項消息,軍聞社接著發布新聞,破解兩岸對峙時期的文宣神話,還原歷史真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11471
 回應文章
解構誇大戰史 還小人物公道
2011/02/16 06:2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1.02.16 03:32 am 
 
國防部終於面對歷史,承認「一江山烈士全部陣亡」並非實情。在國共內戰期間,雙方為了宣傳而誇大戰果,多到不勝枚舉,台灣近年已逐漸「解構」禁忌,但大陸戰史仍有極高的神話成分。

研究航空史的作家傅鏡平指出,空軍多年來宣稱一九五八年八二三戰役期間,戰績「卅一比一」,我方只有張迺軍的F-86空中擦撞而損失,其實大有問題。

因為早在當年七月廿九日,共軍偷襲國軍成功,擊落兩架F-84,但我方向來「略而不論」,只從八月十四日的馬祖空戰算起。但即使八一四當天,國軍飛行員劉光燦的F-86戰機亦未返航,真正算起來,這段時間國軍總損失應是四架,而非一架。

至於海軍方面,戰績同樣有灌水之嫌。退役中將徐學海在中研院近史所的訪問中提及,由於中共快艇通常利用暗夜突襲,往往只能在雷達幕上看到行蹤,敵人目標在交戰後消失,常在計算戰果時當作擊毀,但對方可能只是退出戰場。

大陸方面誇大情況更嚴重,指揮金門砲戰的解放軍上將葉飛回憶,八二三期間共機損失廿多架,擊毀國軍五十多架。對此傅鏡平表示「完全不可能」,台灣空軍飛行員的圈子很小,大家都是前後期同學,近年已無政治禁忌,所有人遭遇都一清二楚,不可能有廿多架那麼多。

解放軍有些「戰果」甚至超越科學範疇。例如一九六七年一月十三日,海峽上空最後一次空戰,國軍F-104飛行員楊敬宗在返航時失蹤,我方判定是空間迷向墜海,大陸方面則宣稱被殲六(米格十九)擊落。

但按照共軍說法,殲六與F-104是在彼此均以超音速對頭接近情況下,用機砲將F-104迎面擊落。空軍官員斬釘截鐵指出,「完全是天方夜譚」,編出這種故事的人,對空戰原理一點概念都沒有。

拍攝國共戰爭紀錄片「最後島嶼」的長天傳播總經理丁雯靜指出,兩岸過去都把歷史當成宣傳的一部分,政治正確比公允事實更重要;如今台灣「算是過了那個時代」,但對大陸來說,歷史仍然要為國族主義教育服務。

花了兩年時間走遍大陸沿海各島嶼的丁雯靜說,儘管絕對的歷史真相不可得,但透過多方逐步拼湊,可較接近可能面貌,「更重要的是,對於那些在時代中受傷害、被遺忘的人,我們身為後人,應該對他們更多一分關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11474
一江山戰役 確立了台澎金馬格局
2011/02/16 06:21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1.02.16 03:32 am

一九五五年二月蔣中正總統在台北主持一江山烈士追悼會,並慰問一江山戰役遺孤。
圖/本報資料照
 
共產黨因一江山之役,讓國民黨撤離大陳島避居台灣,中共在浙江台州市設立解放一江山戰鬥烈士墓園,大大宣揚其戰績。
記者曾吉松/攝影

一江山是浙江中部台州列島之一,位於上大陳以北約十二公里,分為北江、南江兩島,總面積一點二平方公里。兩島之間有一道狹窄水道分隔,形狀類似「一」字,因而得名。
一江山島上沒有居民,大陸淪陷,由反共游擊隊盤據。一九五○年代初期,國軍將領胡宗南前往大陳,擔任江浙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將游擊隊整編為「反共救國軍」。

一江山是大陳島北方的門戶,戰略地位重要,後任防衛司令劉廉一,特別將驍勇善戰的王生明上校調往坐鎮,指揮六個中隊的救國軍,總數一千餘人。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中共發動陸海空協同作戰,猛攻一江山島,號稱是解放軍建軍後第一次現代化登陸作戰。國軍失去空優海優,無力增援,經歷六十一小時戰鬥,守軍遭到全殲,王生明自戕殉國。

一江山戰役迫使國府確認,鞭長莫及的大陳島已無法再守,因而與美國海軍聯合發動「金剛計畫」,將大陳、漁山、披山、南麂的三萬多軍民全部撤回台灣。從此中華民國政府的控制範圍,不再包括浙江省。

為了安置一江山烈士遺眷,政府在台北縣中和市興建一江新村(現已改建為國宅);為撫養戰役留下的孤兒,總統夫人宋美齡設立了華興育幼院與中小學。另外北市的「一江街」、高雄鳳山的「王生明路」、士林芝山岩的「至誠路」,都是為了紀念王生明。

目前一江山仍保持未開發的無人島狀態,也沒有交通船前往,只有夏季會有漁民臨時宿營。根據曾前往祭拜的國軍官兵遺眷說,島上仍能找到子彈、刺刀,甚至可挖到陣亡者遺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1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