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日報中文網 2010/10/21
【朝鮮日報/駐北京特派記者崔有植/朝鮮日報中文網提供】
「改進文風,在三個方面下功夫、見成效很重要。一是短、二是實、三是新。講管用的話不講虛話。不良文風蔓延開來,損害党的威信,導致幹部脫離群眾,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群眾中失去感召力、親和力。」
今年5月12日,中央黨校舉行2010年春季學期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就文風的重要性面向共產黨幹部發表了近一個小時的演講。他提出的改進文風的基本原則是「不要長、空、假,而要短、實、新」。習近平還指出:「群眾的思想最鮮活,群眾的語言最生動。深入群眾,就來到了智慧的大課堂、語言的大課堂,我們的講話、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體現群眾意願,讓群眾願意看、看得懂,願意聽、聽得進。」
去年3月和年輕幹部們舉行座談會時,習近平直言不諱地提出了腐敗的誘惑。他說:「領導幹部特別是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幹部,往往也是形形色色的社會人士關注乃至苦心經營、傾心『投資』的『潛力股』。一些別有用心者往往利用年輕幹部的特點『對症下藥』,用『財色酒氣』包裝的糖衣炮彈對付你。修養好、免疫力強的幹部抗過去了,並在實踐中進一步增強了免疫力。而一些道德防線脆弱的幹部則應聲倒下,極個別的甚至不攻自破。他們中的有些人最後淪為某些不法之徒豢養的『家奴』,將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拱手相送。」他還曾呼籲積極對待輿論媒體,他說:「要將媒體用作和群眾接觸的機會。」
習近平雖然平時對政治懸案和改革問題沈默寡言,但面對黨校年輕領導幹部的時候,他則完全彰顯出自己的個性。因為他們是自己執政後,一起工作的人才。
很多人預測,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第五代領導班子的執政風格將不同於過去。據觀測,他們將擺脫過去一律不公開和神秘主義的作風,與時俱進,比過去更加開放。
北京外交界的一位中國問題專家指出:「和過去最高領導人的夫人不同,習近平的夫人、著名歌唱家彭麗媛可能會積極亮相,發揮第一夫人的作用。」
但是,時代變化帶給習近平的負擔也不小。因為,中國過去30年高度增長引發的後遺症越來越嚴重,而有責任解決這個問題的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和正宗性卻日益薄弱。從高層黨員到基層黨員,腐敗等醜聞接連不斷。
中國國內異見人士乃至老黨員紛紛站出來要求推行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其背後隱藏著共產黨的頑疾——腐敗問題。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15日至18日)期間,和習近平同歲的清華大學同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原總經理黨組書記康日新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中國第五代領導班子面前擺著不少政治改革課題。中國媒體提到了日益臃腫的官僚體制和國營企業改革,保護農民和工人等弱勢群體,為擴充社會、雇用、醫療保險等社會安全系統而進行稅改,滿足中產階層政治要求的民主制度改革等。共產黨內部的政治理論家、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10年,改革的重心將很可能主要放在社會政治領域。」
但是,中國引進西方民主主義制度的可能性並不大。一位中國專家指出:「中國當局認為,西方民主主義會引發巨大混亂,代價太大。中國很有可能會像五中全會公布的政策那樣,以法治為基礎推行政治改革。」
習近平有關改革的主要發言
「浙江活力之源在於改革。浙江已經成為中小老闆的社會,成為創業者的社會,進入了具有『中間大、兩頭小』為特點、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的和諧社會階段。」(2006年3月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做客央視)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黨的建設必須長抓不懈。」(2007年5月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時參加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
「中國共產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2008年9月《學習時報》上發表的文章)
【2010-10-21/朝鮮日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