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 2009.05.04 02:57 am
光復南路266號前人行道上,不到3公尺,竟就有6個人手孔蓋,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記者錢震宇/攝影
台北市道路人孔蓋多,民眾受不了。何姓市民抱怨,路上到處都是人孔蓋,尤其光復南路、延吉街間的仁愛路人行道上,有將近20個人手孔蓋,實在「多到誇張」。機車騎士為閃躲路上人孔蓋,像在「耍特技」,行人也無法行得安心,希望市府檢討改善。
記者走訪發現,仁愛路一段的人行道上,有汙水、中華電信、台電、固網業者大小形式不一的人手孔蓋,有圓、有方、有長方形,「左一個,右一個」,散布人行道。
走到光復南路266號前,更發現不到3公尺長度,竟有6個人手孔蓋,整條人行道像補釘般難看。
台北市政府新工處統計,市內道路上總共有28萬0122個人手孔蓋,光是仁愛路一段就有71個。這些人手孔蓋共9大種類,分屬27個單位,其中又以中華電信、台灣電力公司最多。
新工處表示,推動電纜地下化,加上北市住宅密集、道路集中,才使得道路上人孔蓋數量居高不下。
為何人行道上有這麼多人手孔蓋,新工處長吳俊賢表示,因路上人孔蓋太多,事故頻傳,路面更新時,要管線單位移至人行道上。
他說,市府當然想減少人手孔蓋數量,但卡在各業者各自為政,沒有協調機制,市府莫可奈何。尤其是台電的人孔蓋每50公尺就設一個,很多都未啟閉過,是否真有設置必要,令人懷疑。
另一個問題是,各單位不同纜線會互相干擾,如電信訊號會干擾固網訊號;瓦斯管線跟台電線路也不能共溝,導致管線各自分離,這也需要去克服。
養護工程隊隊長林昆虎說,97年起市府執行「路平專案」,將人孔蓋下地,一共減了15%的人孔蓋,今年更將減量30%。
挖管科科長張正旭則說,市府已實施網路申請開挖制度,明確規範管線單位,一旦發現擅自啟閉人手孔蓋,立即開罰3萬元。透過網路稽查,不常或從未使用的人手孔蓋,新工處也將予以下地。
人孔蓋大戶 台電:為保用電穩定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蔡惠萍/台北報導】 2009.05.04 02:57 am
市內道路人孔蓋一直無法減量,引發各方關切,屬人手孔蓋「大戶」的台電主管表示,台電50公尺即設一個手孔蓋,完全是根據「配電技術規則」的規定,能確保用戶用電穩定。
中華電信則說,早期管線裡面的電纜使用的是銅線,容量有限,即使後來陸續將銅線改成容量較大的光纜線,也是「先有需求才會抽換」,且因空間有限,加上和其他業者的競爭關係,只好大家「各挖各的管線(人手孔蓋)」了。
台電主管解釋,50公尺設一個人手孔蓋,因為人手孔蓋是拉線到住家的連接點,考量輸電線與一般管線負載率不同,會因用電戶多寡而電流負載量忽大忽小,電線燒損機會多,如果人手孔蓋離太遠,將無法應付搶修需求,相關規定才會規範50公尺就設一個人手孔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