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李湧清/南亞技術學院通識中心教授(桃縣龜山】 2011.06.12 03:03 am
你一定知道,台灣有些品牌具有世界知名度,像是ACER與HTC。
你大概知道,最近我們的國際形象不太好,因為塑化劑的輸出。你很可能不知道,最近這幾年來,台灣還有個惡名昭彰的輸出品:電話詐欺犯。唯一的差別是,前者行銷全世界後者卻集中在大陸與東南亞。
日昨,刑事警察局從國外押解第一批,為數百餘名的電話詐騙嫌疑犯返國。短期內,陸續還有嫌犯會被押解。
這一則消息,如果我們只是從「空中監獄」的角度去看,我們會低估很多機關與單位的努力。別的不說,在第一批嫌疑犯中,有多達四五十人證件不完整。單純的入境如果沒有移民署署長與相關人員的努力,其入境手續絕對不簡單。當然,同樣不能否認的是,刑事警察局局長與以下人員厥功至偉。還有呢?如果沒有大陸公安人員的協助,恐怕很難從這些無邦交的東南亞國家手中帶人回來。
為什麼這些人丟臉丟到國外?答案有顯而易見的一面;也有難解甚至無解的一面。
顯而易見的一面,原因包括了:由於獲利豐厚,鼓勵心生僥倖;由於多年來政府的努力以及民眾的警覺,幾乎已對這種手法免疫。相對的是,彼岸在經濟與民生發展上比我們慢,所以有一陣子這些集團移師對岸。待對岸展開鐵腕,詐騙集團面臨的風險增加,便開始嘗試移往更缺法治之處、更乏警覺之處。對他們來說,空間就是另一種獲利的保證。
接著就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一面。這些在國外詐騙者,若是我國國民,就必須接受我國法律的制裁。不過,更重要的前提卻是,確定我們的司法是否具有管轄權。如果我國沒有管轄權,所有的作為都是徒勞無功。由於這當中又可能涉及大陸,不管是基於國民情感、司法制度、意識形態等,都讓這個單純的問題複雜起來。正可能有人看清楚,我們在外交上的困境以及兩岸之間的某些矛盾遊走其間,所以冒著厚利的風險也要搏一搏。
更進一步說,類似這種押解或遣返,都是妥協之下的結果。就算有人引經據典主張,我們有管轄權;但千萬別忘了其他作為犯罪地的國家,也可以有同樣的主張。換言之,當產生所謂管轄競合時,解決途徑依然要靠條約或協商,而不是民族情緒。如果這種情緒放不下,未來我們輸出的絕對不止只有ACER和HTC。
人要不要帶回來?還可以有一種思考。先問問你自己,你恨不恨這種詐騙行為?你主不主張讓這些人受苦刑?如果你真的痛恨這種劣行到極點,讓他們痛改前非的方式之一,不是遣返回國,而是讓他們在各該國接受司法制裁與受刑。這是幸福也是諷刺。因為人權觀念與監獄人性化管理、再加上國民情感,所以這些人回國是幸福。這種幸福,很可能是他們違法行為輸出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