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2009.07.31 03:41 pm
審計部抽查民國94年到97年國軍主要武器系統投資建案、計畫執行、使用管理情形,審計部將抽查報告送交立法院,其中發現國防部經常使用「戰備急需」理由,其實是任意浮濫使用預算。96年預算出現的戰備急需項目,很多用來興建球場、餐廳、宿舍。審計部難以認同軍方草率態度,質疑球場、餐廳與戰備有何關聯,要求國防部嚴格控管。
審計部發現民進黨執政期間,軍方建軍備戰亂七八糟,毫無章法,經常編列幾百億元巨額無法執行的預算,排擠到其他的政府支出,其中經常使用戰備急需的名義編列預算,逼迫立法院必須通過,採購F-16C/D戰機案就是這樣憑空出現的假案。
審計部調查發現,民國95年軍方用戰備急需的理由,自行編列採購F-16預算,民國95年7月、96年8月美國兩度拒絕提供台灣有關F-16報價資料,造成民國96年與97年預算,軍方報繳160億元與199億元,多達359億元無法執行,排擠其他軍事投資,也影響兵力部署規畫。
審計部還發現,軍方使用戰備急需理由十分浮濫,民國95年7月大量通過民國96年戰備急需預算案,其中陸軍40件、海軍19件、空軍5件、後備7件、資電部4件、通次室2件,金額高達26億3000萬元。這些沒有納入國防兵力五年整建計畫中的新增案件,有許多是興建餐廳、球場、整修宿舍,與「戰備急需必須與敵情威脅因應」,毫無關聯。
審計部要求國防部嚴格控管戰備急需項目的建案程序,對於戰備急需的定義,必須檢討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