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回到一個基本的問題上,我們期望接受醫學教育的學生最後要做什麼? 醫學生一定要「用」到他的學問? 醫學生學的學問一定是「臨床」導向才好?假如我們只希望訓練一批醫匠,朝著「為臨床服務」的方向給醫學生啟蒙,絕對是正確。但是要求什麼特殊的進步,大概還是等著外國人給我們吧
I am a nice shark, not a mindless eating machine.
If I am to change this image, I must first change myself.
Fish are friends, not food ......Bruce, Finding Nemo
假如以「能不能用得上」來看這件事情,的確,大部分的醫師,以後都只處理自己業務常用的區域而已。但是,學習的重要,不是以「用得上用不上」來決定。的確解剖的動作,對未來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是,大體解剖的實驗,讓大家第一次有機會完完整整地把人這個機器看過一次,這個作用絕對不是CT可以代替的。 我永遠記得當我把大體老師的心臟跟肺臟從胸腔移開,第一次看到肋膜在手術燈下閃耀著如絲綢般光芒的景象。
I am a nice shark, not a mindless eating machine.
If I am to change this image, I must first change myself.
Fish are friends, not food ......Bruce, Finding N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