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2009/01/03 回貼「天下縱橫談」市長YST《談國軍與共軍的幾個將領》的文章《國共將領之比較》的貼文裏,把蔣中正、蔣百里、李宗仁、白崇禧、劉湘、張學良、閻錫山、衛立煌、傅作義等國軍將領,列入具有諸葛亮謀略見長相近的軍事家。其標準就是他們對抗日戰爭的謀略與表現。
其中他們可分為三類:
一:以蔣中正、蔣百里、劉湘、閻錫山、衛立煌、傅作義為代表、是國民黨抗戰的主流。
二:以李宗仁、白崇禧等為代表,為國民黨地方派系在國家、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以國家利益為重,不惜犧牲自身利益。表明抗戰是當時全民族的偉業、各地方派系都不能置身事外。
三:張學良的悲劇。
先談蔣中正的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主要是蔣百里的謀略,他以中、日兩國的軍力、財力比較,速戰對中國不利,持久戰中國才有勝算。而中國要打持久戰,必須要退守四川,至少天府之國有能力供應國府的糧食。據傳,四川軍閥劉湘的一個謀士也持相同觀點,他向劉湘獻策,要劉湘好好經營四川。一旦中日開戰,國府將撐不了多久。只要劉湘擁有四川,最後必將得天下。劉湘自知自己有隱疾,沒有天子命。當老蔣追剿紅軍到四川時,劉湘把此策獻給蔣中正,並表明自己的態度:一旦中日開戰,要蔣中正把國府遷入四川。以四川作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基地。劉湘的表態解決了蔣中正實施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的一大難題:中央政府與地方軍閥的矛盾。所以,蔣中正選擇重慶作為陪都而不是成都,以示對地方的尊重。
國府入川、持久抗戰。蔣百里、劉湘的謀略就看蔣中正要如何實施。而該謀略的一大弱點就是怕日軍由陜入川,走「忽必烈滅宋之路」。所「七‧七事變」之後,老蔣急忙主動在上海虹橋機場制造事端,引爆「八‧一三」抗戰,把日軍在華北的主力引到江南來。雖然初期國軍處處被動、損失慘重,黃河決堤、長沙大火,無所不用其极。終於為國府爭取到時間。日軍贏的了戰場上的主動權,但戰略上的主導權卻逐步流到中國的手中。
閻錫山、衛立煌、傅作義。
論帶兵打仗,閻錫山遠不如衛立煌、傅作義。在蔣中正劃分的几大戰區裏,閻錫山、衛立煌、傅作義與其他戰區比或許沒有什麼大戰惡戰可言﹝如李宗仁、杜聿明、王耀武等相比﹞。但他們堅持在太行山﹝還有八路軍的配合﹞、使日軍無法由北威脅川陜,這對老蔣實施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戰區無法取代的。
其次,是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桂係。桂係在國軍系列裏戰力最強的地方派系。這與桂係的靈魂人物李宗仁、白崇禧事分不開的。台兒莊戰役與李宗仁的名字緊密的聯在一起,在此就不細述。
再次,是少帥張學良。
少帥張學良是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對民國而言,少帥的“東北易幟”在民國的統一版圖裏畫下圓滿的句號。“西安事變”使“共匪”取得合法的身份編入國軍,國共結束長達10年的內戰一致對外。他對民國、對中共、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都值得大書特書。總之,在中國近代史上少帥張學良占有重要的一席。
“東北易幟”到“西安事變”,少帥的心態百變,只有抗戰之心沒有改變。當年要是老蔣不把30萬東北軍撤入關內,讓30萬東北軍如共產黨的抗日聯軍一樣消失在東三省的白水黑山之間,也許國府在抗戰初期不用打得那麼辛苦,也許後來的林彪就不會那麼容易在東北呼風喚雨。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