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營建署:海岸線不准開發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若碰到重大建設 需嚴格審查
本報願景工程「搶救福爾摩沙」海岸系列,報導台灣海岸因不當消坡塊、漁港、堤防工程以及海邊垃圾場,造成很多海岸美景消失,垃圾密布、污染嚴重,對生態造成重大衝擊。政府今天回應,營建署長丁育群表示,未來海岸線以不准開發為原則,如為國家重大建設需要開發,也須經嚴格審查把關,以保護美麗的海岸線。
內政部營建署下午舉行第四次全國區域計畫會議,環保署提出廢棄物填海造陸相關提案放入全國區域計畫,營建署採審慎態度,除將了解政策是否定案,如尚未底定,將建議環保署暫不放入全國區域計畫外,建議環保署對各界有疑慮的文字部份先行酌修。
營建署說,填海造陸相關提案,適不適合放入全國區域計畫,需由委員會討論決定,相關部門如堅持有需要,營建署仍會把各界不同意見一併送交行政院,不會草率納入。
丁育群表示,對我國海岸人工化問題,內政部十分重視,已訂下未來海岸線以不開發為原則政策,除非是國家重大必要的建設,但即使如此,也需經過兩層把關,首先必須先經過專案小組討論,獲得土地使用的許可。在許可之後,還必須通過施工管理計劃的嚴格審查。
為完善規畫國土,營建署陸續舉行全國區域計畫會議,由各相關部會、地方政府提出相關計畫,環保署今天提出區域性環保設施計畫,由全國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查。
環保團體對有關廢棄物填海造陸部分有高度疑慮,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表示,環保署主要填海造陸的可能地區,為西部濱海工業區或商港,海岸多為砂質,和陸地相連,掩埋煤灰、爐石及廢棄物極可能污染地下水,長年海水侵蝕,廢棄物最後也會外露流出,污染海岸,環團反對這個計畫納入全國區域計畫。
營建署表示,全國區域計畫會議採委員會方式審議,環保署提出的填海造陸相關計畫項目,環團對廢棄物可能有毒有害有疑慮,營建署已擬定兩方案,包括建議環保署針對有疑慮部分進行修改,另一是如果仍是未確定的政策,不納入全國區域計畫之中。
【2014/06/05 聯合晚報】
換個思維 保護大海
記者游智文、曾宛琳/調查報導
|
台11線鹽寮水璉段,設置隧道代替臨海不斷被海浪淘洗的舊台11線,臨海路段未維護,部分路段已經斷裂無法通行,有些破裂或塌陷,人造的道路終將回歸大自然。 記者黃義書╱攝影 |
|
美麗海岸變成消波塊、堤防、垃圾堆和荒廢的漁港,應該怎麼辦?
學者專家和環保團體多認為,對海的恐懼,是造成我們海岸面目全非的一大主因;未來政府優先要做的,應該是思考怎麼讓民眾知海、愛海、然後願意主動加入保護大海的行列。至於已成的事實,現已難以改變;不過還在丟消波塊的海岸,還在疏浚的漁港,政府應該有不同的處理思維;或者,就比照目前多數歐美國家的做法,乾脆把它還給大自然。
海岸在後退?其實有消有長
萬芳高中地理老師廖振順說,我們對海,最大的恐懼就是海岸在後退,國土在流失。但事實上,他從2007年透過google earth觀察,海岸線其實有消有長;整體來說,台灣在板塊擠壓拉升及河沙下流堆積之下,國土是在增加而非減少。然而,由於大家都把焦點放在後退的海岸線上,為了搶救國土,於是一塊塊消波塊就「咚咚咚」丟進海裡。
海洋這一課 先學放下恐懼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鄭明修說,小學到國中,課本教我們有關海的,只有一課,就是「天那麼黑,風那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它造成很多國人下意識中,對海洋有著深深不安感,然後一切作為都是採取對抗方式。
事實上,面對大自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企圖改變他;因為只要人工一動過,就「沒完沒了」。就像消波塊,工程界很多人認為可以擋住海浪侵蝕,但就他實際觀察研究,消波塊只是「心安」,未必有效;反而有13大缺點,包括造成海水升溫、破壞生態、滯留垃圾等。該還給大自然的 就還給大自然台南社大講師晁瑞光也持相同看法;他說,「我們跟大自然要一塊地,大自然也會要回去一塊,而且會加利息的要回去」,黑潮基金會主任賴威任則建議,政府也許可思考比照處理危險山坡地的方式,處理海岸後退問題。
他說,面對無情土石流,很多政府官員已經知道不能硬拚,該還給大自然的就還給大自然,對於居民則用「以地易地」方式,面對危險海岸,我們是不是也可選擇此一方式讓民眾搬到安全之地,而不是一直丟消波塊擋住大海。他說,政府也許可以算算,以地易地也許比無止盡的消波塊更省錢。
※延伸閱讀》
‧資訊圖表/走訪消蝕的海岸線
【2014/06/04 聯合晚報】
借鏡英國 接受變遷的海岸線
記者游智文、曾宛琳/調查報導
不只台灣,許多先進國家也都面臨海岸侵蝕、後退以及人工設施過多的問題,他們怎麼解決?
英國的「海神計畫」,值得國內借鏡。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執行林育珠說,海神計畫是由英國一個非政府組織「國民信託」發起,目的是保存英國1500公里「值得保護的海岸」,主要採取三項做法。
首先,這項計畫不用「搶救」,而是接受變遷的海岸線。國民信託在英國康瓦爾郡擁有一個私人漁港「穆林港」,這個漁港過去多次遭到颶風暴潮的襲擊而打壞,國民信託為維持港口營運及觀光需求,屢次投入不少經費修復港口。在地居民都希望國民信託能用更積極的方式,比如興建離岸堤保護港口;但國民信託評估認為,花再多錢,也無法阻擋這座港口未來將被淹沒或被暴潮打壞的事實,因此他們反而提醒港口邊的居民,提早為未來的搬遷做好準備,而不再一昧修復。
另一個做法是,預備「未來海岸線」。「海神計畫」對正在遭到嚴重侵蝕的海岸,不是丟消波塊或是築堤,而是透過募資,購買海岸後方的土地,把目前海岸上的地貌、植被等重要生態系往後撤,繼續保存,至於該消失的,就讓給大海。
第三,向自然學習,改採以柔克剛的海防工程,在人民重要的生活之處、無法撤退的地方,用各種軟性目然工程。比如他們在德文郡一處流失嚴重的沙灘,就用大型機具將沙灘上的沙重新堆疊為沙丘,再號召當地居民及學生在沙丘上種植濱草,用以穩定沙丘。林育珠表示,實際走訪,這些做法目前都見到成效,而且也獲得英國民眾的支持認同,值得國內參考。
※延伸閱讀》
‧資訊圖表/走訪消蝕的海岸線
【2014/06/04 聯合晚報】
亂蓋一通 淤沙嚴重…漁港的惡夢
記者游智文、曾宛琳/調查報導
|
花蓮港西堤攔阻北流的沙,堆積在美崙溪出海口。 記者黃義書╱攝影 |
|
台灣海岸有三多,除了消波塊、堤防外,就是漁港多。根據漁業署統計,全國共有225座漁港,其中本島有150座,以本島海岸線1319公里來算,每8.7公里就有一座;澎湖更誇張,密密麻麻多達67座,平均5.5公里就有一座。
台灣需要這麼多漁港嗎?官方的說法是,這些漁港周邊原本就是漁村聚落,基於便民需求而興建;不過,事後來看,環保團體實地調查認為是亂建一通,不只沒用處,而且後患無窮。
花蓮鹽寮漁港就是一例。黑潮基金會主任賴威任說,這個漁港十幾年前花了好幾億元興建,但由於設計失當,碼頭正對浪頭,漁船一停,船頭就被大浪一直推撞碼頭;蓋好以後,漁船一天也沒用過,只能停靠一些小膠筏。
本來蓋了沒用,錢花掉也就算了,但當初興建時,為了保護漁港,另外做了一道突堤,結果花蓮溪南漂的沙石,全部被擋在這道突堤北側。北側海岸現已被沙石堆高了2、3層樓,當年做好的涼亭,現在已可輕鬆摸到屋頂,大型海豚雕像陷在沙中。沙石甚至翻過堤防,灌進港裡,漁港如果要用就得疏浚。
而漁港南側的情況更慘,由於沒有沙石補充,海岸面臨嚴重侵蝕,為了挽救道路和民宅,只好一路沿著海岸大量丟消波塊,一個消坡塊少說也要4、5萬元,算算幾千萬元跑不掉。
|
黑潮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指出,花蓮鹽寮漁港由於設計失當,建港至今尚未啟用,突堤還導致堤防北側積沙,讓涼亭不斷下沈。 記者黃義書╱攝影 |
|
類似失敗的漁港不勝枚舉。東北角的和美漁港,花了5000萬元興建,也因為未考慮漂沙問題,1990年完工啟用第一天,就因大量沙石灌進港內堵住航道,被迫停用,後來就一直陷在不斷淤積、不斷抽沙的惡夢之中;另外,包括王功、長濱、龍港等7、8個漁港也都有嚴重淤沙問題。
萬芳高中地理老師廖振順說,從小地理課本早就教我們,中央山脈山高水急,台灣的河川本來就會流下很多沙石,政府偏要在沙岸上大建漁港,當然就得面臨淤積的挑戰。「只是作為納稅人,我們可不可以問一下,一定要用這樣愚公移山方式沒完沒了的一直疏浚下去嗎? 」他問。
※延伸閱讀》
‧資訊圖表/走訪消蝕的海岸線
【2014/06/04 聯合晚報】
解決海岸侵蝕?塞滿石粽的沙灘
記者游智文、曾宛琳/調查報導
開車在台灣各地濱海公路,最常看到的,除了海水,就是消波塊。到底全台有多少消波塊?官方沒有統計。台北市萬芳高中地理老師廖振順用Google earth一吋一吋找,算出來總長度大約是850公里,比2條中山高速公路還長,已圍住了2/3個台灣島。
|
台灣海岸的消坡塊總長度已達850公里,圖為墾丁紅柴坑漁港,人工消波塊直接堆在珊瑚礁上,破壞環境。 記者劉學聖/攝影 |
|
台灣有這麼危險嗎,為什麼要用消波塊團團圍住? 專研海洋生態、工程的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直言,各界對海岸線消退的迷思是原因之一;另外,各地方的「政治需求」,也造成今天消波塊無所不在。
他說,大海是以動態平衡存在的,很多海岸沙灘看似流失了,其實幾個大浪就又回來了。譬如東北角的部分沙灘消失,很多人說是因為港口興建堤防所致,實際上它的沙灘是漂移的,早在堤防興建之前,就曾出現失而復返情況。
然而很多地方人士一看到沙灘流失,就要求政府想辦法,而丟消波塊正是最快速、能見度最高的解決方式。但大自然有它的節奏,消波塊一丟,反可能就真的回不來了。
選舉是另一因素。鄭明修說,有一次他到某一公路施工單位演講,舉了一個沒有必要的消波塊工程。中場休息時,一位官員向他坦承,消波塊是他扔的;但他實在沒辦法,因為選舉到了,地方民代軟硬兼施就是要丟,因為不丟就沒選票。
就在這種情況下,廖振順透過Google衛星觀察,發現只要海岸附近有住宅或建築物,一旁就有消波塊。有的看起來並不需要,但可能是出於民眾要求,因此多少還是放幾個以求心安。
就像花蓮新城鄉一處海岸,岸上僅有兩三戶人家,還有一處民宿,感覺沙灘是往外延伸的,不是在後退。可是附近7、80公尺的海岸線,不只放了一長排的消波塊,而且還在消波塊鋪上水泥,然後在後方又築了一道堤防。如此銅牆鐵壁式的層層防護,看得環保團體既傻眼又痛心。消波塊能解決海岸侵蝕問題嗎?
很多專家是質疑的,在花東環保人士帶領下,本報記者到多年前因為嚴重塌陷,因而廢棄的舊台11線實際探訪,這條位在海岸山脈山腰的道路,在5、60公尺深的邊坡底下,有著一排排數不清的消波塊。
很明顯的,這些消波塊並沒發生作用,在道路封閉廢棄以後,路基持續塌陷,很多路段整片直削入海,景象駭人。
消波塊阻礙人類親近海洋,倒是肯定的。以花蓮新城鄉那處海岸來說,黑潮基金會主任賴威任說,花蓮立霧溪到三棧溪之間的海岸,因為潮流關係,是少數沒有人維護,但沙灘仍能保持乾淨的海岸,可是消波塊一放,不只變醜,現在根本就走不到海邊。
廖振順說,我們是海島國家,政府還曾喊出「海洋立國」口號,但是連海都碰不到,要怎麼感受海洋的脈動,呼吸到海洋的氣味? 這些都沒有,又怎麼會有認同,怎麼立國?
他不禁要問「你,還記得我們是在島上嗎? 」
※延伸閱讀》
‧資訊圖表/走訪消蝕的海岸線
【2014/06/04 聯合晚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