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6.05 中國時報
雄風巡弋飛彈試射成功
呂昭隆/台北報導
據透露,中科院研製的雄風巡弋飛彈,已突破關鍵技術,正式試射成功。國防部長李傑亦親自南下九鵬飛彈基地視導,全程觀看;對發展巡弋飛彈高度關注與支持的陳總統,獲悉後,至感欣慰,並嘉勉有關人員。
射程一千公里 涵蓋大陸東南沿岸
據了解,研製中的雄風巡弋飛彈,射程可達一千公里,涵蓋大陸東南沿岸重要軍事目標。未來量產部署,將是國軍首次擁有「戰略型武器」,軍事政治意義深遠。
由於雄風巡弋飛彈研發突破,「可望成為李傑任內重大政績」,依相關時程研判,經研發整合,今年或明年,便可能進行「少量初期生產」,年產數量可能是個位數。一如當年我自製IDF戰機,試飛成功,即進行十架「先導型量產」,生產一架,修正改進少許構型,同時進行作戰測試,待構型定案後,再大量產製。
據了解,中科院預算有明顯增加趨勢,國軍年度六百億元的軍事投資預算,中科院佔一百七十億元,扣除三軍委託研製經費,約有一百億元屬中科院自行運用,成長可觀。中科院內部最新一期「新新」季刊,強調「投資六百億元,迫敵用六千億元作回應」,顯示軍方研製巡弋飛彈的軍事戰略價值。
據了解,軍方高層認為中共近來透過媒體釋放「撤飛彈」空氣,並非為政治善意,而是在軍事上認定我已具「反制飛彈」,成功發展巡弋飛彈所致。
此外,國防部雖規畫飛彈司令部改隸空軍,但撥交的是愛國者、天弓與鷹式等各型防空飛彈;國防部將另設「飛彈指揮部」,直接指揮戰略飛彈,一如中共解放軍二砲,只有納編戰略、戰術導彈部隊。唯針對我雄風巡弋飛彈試射成功一節,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室昨天表示,「不予置評」。
據了解,雄風巡弋飛彈試射當日,天候晴朗,飛彈朝綠島方向海域發射,飛行超過五百公里,並在海平面上,模擬攻地地貌與障礙物,最後順利命中目標,現場陣陣歡呼。
負責研製雄風巡弋飛彈的「雄風計畫室」主持人是王德勝與龔明賢。王德勝原任飛彈所所長,在以色列取得數學博士學位,專長即巡弋和反艦飛彈研製。
紀德艦配雄風 可攻擊飛彈發射點
目前,巡弋飛彈研製尚待加強部分,一是命中率的誤差精確度,一是大陸地形地貌的資料檔。
值得注意的是,我向美採購的紀德艦,首艘將於年底返國成軍,而雄風計畫室一位研究員,今年元月在內部發表「紀德艦戰系研析」報告中,建議我應在紀德艦增加「攻陸巡弋飛彈」,一如美軍於神盾艦安裝戰斧巡弋飛彈,進行對中共彈道飛彈發射點的攻擊。李傑與中科院長龔家政中將,二人於海軍任職期間,全力推動紀德艦購案,是否採納相關建議,值得密切觀察。
========
2005.06.05 中國時報
巡弋飛彈試射成功 應是在三月前
呂昭隆/台北報導
自我雄風巡弋飛彈試射成功後,政府高層官員曾多次「話到嘴邊」,又收了回去,或是不小心說漏嘴,顯示政府高層對巡弋飛彈研發突破,相當重視。而且,由政府官員說話態度的轉變,推算時間,我巡弋飛彈試射成功,應在今年三月以前。
五月二日,國防部長李傑在立法院公開表示,國軍正在發展「戰略型武器」,這種「戰略型武器」並非只是過去外傳的短程戰術型飛彈,而是「戰略的、長程的」飛彈,不過這項武器發展還要一些時間。由於太敏感,李傑隨後還改成,「這是我口誤」。
李傑在立法院還談到,如果「戰略型武器」到時間,改編到空軍的飛彈司令部,還可再編回國防部。李傑談話中,首度說到戰略型武器,而且明指飛彈,還說「還要一段時間」,相當耐人尋味。說出來後,再說「口誤」,對一位從軍四十年的專業軍人而言,應有深意。
相關人士分析,就像李傑說飛彈司令部「到時間,再由空軍編回國防部」,意思是,戰略型飛彈一旦成功研發部署,就會變化。中共自是密切注意飛彈司令部的隸屬問題,軍方可能永遠不會編回,讓中共以為「還沒做成」,藉此欺敵。實際上,巡弋飛彈可能早部署,並受國防部「飛指部」節制,成為戰略部隊。
四月十六日,陳總統說「國共想要談的撤除飛彈也沒有意義,飛彈問題的重點在銷毀而不在減少、撤除。」這是陳總統首次改口,從「撤除」飛彈改為「銷毀」,撤除代表是片面的,你有我沒有,所以才要中共撤除、後退部署,銷毀是互相的,你有我也有,彼此銷毀戰略性飛彈,並由國際監督。陳總統的話,或許顯示我方也要有籌碼了。
無論是陳總統或李傑的談話,都是今年四月以後說的,前後相隔十多天,似乎都想說,「台灣快要有巡弋飛彈了」,至少給了外界聯想空間。
============
在漂流中~美麗,在書寫中~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