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陳水扁藉續聘許文龍向中共當局表態 續聘許文龍為總統府資政,應是陳水扁總統向中共當局表態的動作;陳總統接納了許文龍,不啻意味著同時也默認了中共當局透過許文龍對兩岸互動所建立的新標尺。
許文龍在三二六發表「退休感言」,不論是否出於自願(當然不是「自願」),他皆必然確知這個動作不但是在對抗當天的「反併吞、護台灣」大遊行,也是對陳水扁的國家路線與兩岸政策的正面挑戰。尤其,許文龍原係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典範角色,這篇「退休感言」卻是對台獨運動的全盤否定。讓我們約略回憶一下許文龍當時的說法:
許文龍說:一、「我認為台灣、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人民都是同胞姐妹。」在此,許文龍接受了「一個中國」,而且上下文顯示應是指中共當局定義的「一個中國」。二、「多年來,我一直呼籲海峽兩岸要儘早『三通』,因為只有實現了『三通』才能使兩岸資源互補,才能加速兩岸經濟的同步發展。」這段話是通篇鼓吹加強兩岸經貿關係的片段。三、「二○○○年,我支持民進黨、支持陳水扁,緣於我對國民黨黑金政治的不滿;但我支持陳水扁,並不是支持台獨。我認為台灣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搞台獨只會把台灣引向戰爭,把人民拖向災難。我不希望兩岸人民再受到戰爭的創傷,也不希望奇美同仁因而流離失所。」許文龍在此說了謊,因為他其實原本是狂熱的台獨運動者,現在他卻認為陳水扁的台獨路線將把人民「拖向災難」。四、「最近胡錦濤主席的講話和『反分裂國家法』的出台,我們都很關注。我覺得有了這個講話和法律,我們心裡踏實多了。」這段話正面肯定了「反分裂法」對鎮壓台獨已經發生了效應。
如今,總統府將續聘許文龍解釋為「尊重言論自由」;這顯然不成理由,倘若僅是為了彰顯資政名單的「各種顏色都可以」,則社會上較許文龍更具資格者實不可勝數。有目共睹的是,許文龍具有極高度的象徵性、指標性,及政策宣示性;因為,他原來不是反台獨者,亦不是傾中國者(這些皆是言論自由的範圍);如今竟以曾是指標性的擁獨反中的重鎮,幡然變色地舉起了反台獨、傾中國的鮮明大纛,自不免震動了兩岸的視聽(這亦絕不是言論自由,而是對台獨的背叛,也是對國家路線與兩岸政策作出了與台獨南轅北轍的抉擇)。
其實,許文龍的「退休感言」正是中共向陳水扁投石問路;而陳水扁續聘了許文龍,則是陳水扁給中共當局心照不宣的答覆。其中的寓意是說:我續聘了許文龍,表示他所象徵的政經調整方向已在我的考慮範圍之中。
現在的問題在於:中共當局和許文龍皆須將陳水扁的動作解釋為善意及具有建設性。否則,許文龍若視此為厲鬼上身,或中共當局視此為挑釁,情勢就可能逆轉。而倘若中共及許文龍皆不再有進一步的動作,應即表示陳水扁欲傳達的訊息已經獲得對方的正面解讀。倘係如此,亦顯示許文龍的言行標準,將是陳水扁所接納的新標尺,而未來的國家認同與兩岸政策亦將朝向此一新標尺趨近與靠攏。若再加上張忠謀及曹興誠等亦在續聘名單之列,即可審慎地預測出陳水扁未來的政策走向了。
至於一般認為資政及顧問名單中增加了許多獨派人士,一方面固然是招撫之計,另一方面也是試探這些台獨典範是否仍願接受中華民國體制內的政治名器。倘若那些曾揚言要走向體制外者,非但仍戀棧榮銜,而且有些人還變本加厲地笑納了中華民國的俸祿;那麼,在他們接受聘任的同時,也就無異與陳水扁一同為許文龍背了書!
陳水扁其實沒有任何理由再續聘許文龍,如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宏碁前董事長施振榮就皆未續聘;相對地,許文龍亦似乎沒有力辭未果的可能性,因為力辭的黃昭堂及施振榮等都如願以償。所以,陳水扁的非聘不可,與許文龍的迄仍默許,應是陳水扁欲藉許文龍向中共表態,並宣示未來在國家認同及兩岸政策的言行標準,皆可藉中共當局透過許文龍所建立的新標尺為參考架構。倘係如此,則陳水扁對連宋訪中所否定的一切,其實已悄悄地藉續聘許文龍又拾了回去。
除了這個理由,似乎很難為「扁聘許留」建立合理的說法。畢竟,許文龍在政治立場上的轉折是一個鮮明而強烈的政治象徵,陳水扁則公然地接受了中共所塑造的這個象徵。
【2005/05/22 聯合報】
在漂流中~美麗,在書寫中~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