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北極真經 戌集卷十一
尖離披合合篇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山居的隱士
《太乙北極真經戌集卷十一》
【尖離披合合篇】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前篇所言四物之用有功同而候
異者有候至而功未到者此何以故尖披
之靈不能通也尖者在後披者在前一尖
一披黑潭之氣上過黃亭而沖天關下注
黑骶仍歸炁胞由由而外吾之體復入內
我之境其境之大如空濛之氤氤氳氳散
而不知所止聚而不知所終黑黃兩間惟
我是存所存之體即後息反回先息之體
囊而已彼若妙山觀止乎北妙丹之成觀
止乎南乾離坤合一息之身萬息披焉萬
息之體一息尖焉尖而後披始可離而後
合也人之所異于四物者尖披能雙鍊而
四物功尖候披之有不同者離合不難離
而後合又不若合而後離之為難也(離
而後合與合而後離皆從息定出游來也
)至此功候胎海必先重
而後輕胎海之炁始能化有為無而真炁
尖焉氣子披焉于何知之洞明乎離合之
交一潛一放之真體胥從尖黃披黑而來
者即在善悟四物之功候參異取同是去
玄津之要不遠矣
Δ
黑黃交媾之間初坐
宜滿而溫坐久溫而
後空仍不失初坐之
溫最善 老人定
此段定游工夫坐時
不可以為何處是此
妙境方能擺脫炁胎
是一要竅 老人定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復與石門諸第子深言尖披之妙其
從者五十六人中知此妙工淺即深深即
淺然後二十三人得成最上乘妙臻者抑
惟有由尖而披而已所謂尖者尖吾氣也
尖吾體也氣尖而後七通七通而後陰目
開陰目開而後陽體回陽體回而後真炁
上披天目天目可披則山川草木日月雨
露照也臨也墜也潤也生也長也流也聳
也是即人身天地同是氣胞與天地質化
之異而其形成則同所以有身有魄有神
有惑皆為奪吾披合真真炁海之利刃不
先鍊尖如山之聳如川之流如草之生如
霜之墜則尖功一離[言口]而不得復接者猶
其小失一離胞海胎息是阻其尖雖成亦
不過與四物同候異功耳總言尖之功成
如日之臨如月之照如露之潤如木之長
是為正果上乘工夫而後離乾合坤合坤
反乾陽離陰合陰離陽合皆由尖合披由
合反離也離而後靜者合披為易無異離
而反合轉尖為披為尤易易耳二十三從
徒鑒于此四物之功候老人乃有引深入
淺之說練難為易不以先炁後氣之分而
有成敗得失之誤也尖披離合四種工夫
不難于初進而難于將成(即三度時白
光生室儼如白晝仙神鬼祟妖怪魑魅之
屬以及聲色雷霆風雨之變且有天籟以
外未寂之擾皆足以妨有成可懼甚也)
吾道以妙為妙以正為正以安徒摩徒二
人得之此艱窘之境其成果則較後之諸
徒為尤速何故讀普安呪與真武經會可
略約悟到披合工夫矣
炁還元息旨
七通初度工夫也惟
至陰目開時則初度
又進一度陰目何在
見虛白而一練下垂
氣海即是陰目開處
老人定
七通經也
天目開本是二三度
工夫接合之時全身
心目成大圓靈皆天
目也
是者是一箇合而歸
本之言也 慧地註
此段離合工夫如夏
日日炎而泉寒冬日
天冰而地煖其間分
氣是也
老人定疑
妙者渺也正者真也
是乃渺中之真真中
之渺處處皆吾大道
永生不滅之候耳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一物之微必有至末至末之微必
有所終終之至末即末之始其始其末其
終其微皆其尖候是候之來有順有逆有
堅有虛堅者虛之尖而披已虛者堅之離
而合已欲明離合之道先培尖披之基其
基云何虛靈是也欲吾虛靈不走不散尖
之于吾上虛玄門(即天庭顖門)尖之皚皚而披
于外者如苗者易成尖之而披于外者如
梳去成不遠尖之而披于外者如梭則凶
其尖其披二度後功候漸潛而坐體如羽
浮波者自自悟見自自能收見之收之有
離有合離者見其尖不可使之散亦不可
使之凝合者見其披亦不可使之垂更不
可使之平總須由不着力處使之合抱於
兩端而上下圓虛成鏡功至此候物欲不
能擾山魑野魅不能驚鬼祟妖怪不敢近
雷霆不能動萬籟無聲之仙先神尊上帝
皆有測汝貳而不貳之時是在成者自成
不可泥于心中之尖離披合而有所捉摸
祇須用一堅字到底工夫斯可已
歸炁化合旨
此處全說靈光靈光
如守是真披而梳靈
光如散是乃披而梭
已 老人定
如羽浮波初坐切忌
有此現色即可解坐
或定息凝神自重自
慎 慧地箋註
這個散字不是散渙
就是種種凝圓變態
不同或上或下或大
或小或遠或近或花
或黯之類皆是
慧地箋註
此篇純為將來有可
望大成者而言所有
老祖定疑及吾箋註
不可輕以示人也
慧地又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