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台灣大城小調
市長:
公爵大哥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
|
推薦本城市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udn
/
城市
/
文學創作
/
其他
/
【台灣大城小調】城市
/討論區/
你還沒有登入喔(
馬上登入
/
加入會員
)
本城市首頁
討論區
精華區
投票區
影像館
推薦連結
公告區
訪客簿
市政中心
(0)
討論區
/
不分版
字體:
小
中
大
看回應文章
◆山腳斷層位移 台北可能下沈
2004/10/25 04:20 瀏覽
4,825
|回應
1
|
推薦
1
公爵大哥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公爵大哥
◆山腳斷層位移 台北可能下沈
記者許昌平/報導
台北前天深夜發生規模4.1的地震,震央距台北101大樓與信義計畫區不到2公里。經濟部地質調查所所長林朝宗表示,這個地震可能與「山腳斷層」的活動有關、而非台北斷層,山腳斷層是台北附近最有可能再活動的斷層之一,這個斷層一旦大規模活動,台北盆地可能會下沈2、3公尺,造成嚴重損害。
林朝宗曾經發表過多篇有關台北地質構造的論文,他說,前晚地震震央雖然離東區很近,但深度有9公里,推算下來,震源大概在木柵附近,加上這個地震是屬於地殼的「伸張作用」,台北附近斷層大多是屬於逆斷層,只有山腳斷層是屬於正斷層,當山腳斷層活動時,才會發生地殼的伸張應力作用,外界猜測與此次地震與台北斷層有關是錯誤的。
用簡單一點的比喻來說,921地震是屬於「逆斷層」活動,地殼會隆起,如果是「正斷層」活動,地殼則會下陷,地調所將山腳斷層分類為第二類活動斷層,過去10萬年間曾發生過大型錯移,導致921地震的車籠埔斷層在未活動前也是編列在第二類活動斷層,這種斷層比較危險,未來再活動的可能性也大。
林朝宗表示,山腳斷層一旦發生大型位移,台北盆地會下沈2、3公尺,造成大水災,土壤液化,帶來嚴重損害。
此外,台北附位的大屯山仍屬於活火山,附近宜蘭外海的龜山島,1萬年以來也曾有火山活動,而且鄰近海域又發現許多活火山,假使這些火山再度活躍,不僅火山噴發物會有影響,所伴生的地震和海嘯也會對台灣北部造成威脅。
1909年台北盆地就曾發生規模7.2的深層地震,震央位在盆地內,造成9人死亡,51人受傷,122棟房屋全倒。當時台北人口尚少,即有這樣的傷亡和財產損失,假如相同的地震發生在今日,以現在台北盆地加上周遭人口數超過800萬人,佔全國人口三分之一強,災害損失必定會增加許多。
地調所已經編列數千萬預算推動「大台北地區特殊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計畫,針對山腳斷層和北側火山 (含龜山島)進行地質調查與監測,防患地質災害於未然。
【2004/10/25 民生報】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249&aid=1067081
回應文章
選擇排序方式
最新發表
最舊發表
◎17世紀大震 台北曾塌陷成湖
2004/10/25 04:22
推薦
1
公爵大哥
等級:8
留言
|
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公爵大哥
◎17世紀大震 台北曾塌陷成湖
記者許昌平/報導
清朝康熙33年(西元1694年)北台大地震,台北盆地塌陷,變成大湖,稱為「康熙台北湖」,不少人推斷,這次大地震就是山腳斷層活動造成的,不過地質調查所所長林朝宗認為,這種說法沒有科學根據,地調所鑽探資料看不出來山腳斷層近來有移動過的證據。
清康熙年間有位詩人郁永河,浙江人,康熙35年曾代表福建政府到台灣採辦,他以詩文紀錄了在台灣旅遊見聞,就是鼎鼎有名的「稗海紀遊」,其中對台灣山川形勢、番俗民情,作了詳細描述。
在裨海紀遊(康熙36年)中寫道:「初二日,余與顧君暨僕役平頭共乘海舶,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歭處,曰甘答門(按: 即關渡隘口),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行十許里,有茅廬凡二十間,背山面湖,在茂草中……張大云:『此地高山四繞,周廣百餘里,中為平原,惟一溪流水,麻少翁三社,緣溪而居。甲戊四月,地動不休,番人怖恐,相率徙去,俄陷為巨浸,距今不三年耳』。
這篇文字用粗略用白話文解釋,郁永河坐海船從淡水港進來,過了關渡隘口,發現河面寬廣似無垠大湖,當地人告訴他,該湖本來只是一個小溪,在康熙33年陰曆4月時,發生大地震,使地層陷落形成大湖。
根據推測,「康熙台北湖」面積大概有150平方公里,涵括現今松山、南港、五股、社子、蘆洲、三重等地,湖面甚廣看不到對岸,一直到同治年間,台北湖的水才漸漸消退,浮現出一片廣大的平原可以耕作。
【2004/10/25 民生報】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1249&aid=1067083